主题颜色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纳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同时明确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把安全生产作为目前存在的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之一,作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着力点。如何加强安全生产,确保企业安全发展?安全生产五要素给我们了一个全面的诠释,五要素中第一要素就是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平阴县安监局作为平阴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担负着全县各类生产经营企业近1100家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任务。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将极大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下面,我结合平阴县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实际,与大家一起就安全文化建设谈几点体会:

  一、安全文化的定义和范畴

  关于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有多种表述。目前,广为人们接受的安全文化定义是:安全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目的人为塑造的,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生产与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及物态的总和。它基于“大安全观”和“大文化观”概念,以强调全面提高人的安全素质为核心,以具体的物态宣传形式和制度为表现载体,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系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协调管理为任务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为目的,在内涵和外延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广泛性。

  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包括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管理和安全物质四个方面。安全观念是指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人员需要树立的观念和意识。安全行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原则。安全管理包括建立法制观念、强化安全意识以及科学地制订标准、规章、规范和警示标语并进行广泛宣传落实等。安全物质是指在生产中体现为物的安全状态,是与生产中所使用的器械工具相适应的有关的安全装置、用品等物态本身的可靠安全性。

  二、当前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平阴县安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安委会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以建设安全生产防范体系为主线,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总抓手,深入开展各领域的专项整治,狠抓安全生产监管,构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我们的安全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安全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安全工作永远没有句号和省略号,有的只是逗号和感叹号。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显出很强的必要性。

  (一)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当某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就进入了多发期。就我国而言,现阶段我国人均GDP也已达到了1000美元,安全事故也进入了多发期。综合分析在这一阶段事故多发的原因,一是生产出现了多层次,二是管理出现了多样性,三是“两个转变”(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进入了转折的关键时期。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的宏观安全管理在不断加强。国务委员华建敏、国家安监总局李毅中局长近年来对安全工作都明确提出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力图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管理推向新阶段,实施本质性的和长效的安全管理,有效控制多发期的安全事故。由此可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已是刻不容缓。

  (二)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这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不包括纯粹由于人的行为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违章堆放的物料、违章操作机器、在厂区吸烟并乱扔烟头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即达到了物的本质安全),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因此,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这主要是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来实现。但是,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科技水平发展不够,另一方面可能是经济上不合算。正由于此,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十分重要的。控制人的行为一般采用管理的方法,即用管理的强制手段约束被管理者的个性行为,使其符合管理者的需要。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企业的安全管理。所以,现阶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综合和挖潜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三)提高安全综合监管水平需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综合监管在我县抓得很扎实,无论是各级人民政府,还是安全职能部门,都在尽心尽职尽力,取得了明显效果,这几年的安全总体稳定的局面就是证明。但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安全综合监管水平,仍需要提高,也必须提高,也能够提高。如何提高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有效途径。这是为什么呢?道理有三条。一是安全文化层次高,它把安全监管的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一种人人都能接受的理论,人人都能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工作。二是安全文化范畴广,它对安全监管从精神到物质,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包含其中,形成了全员、全方位的抓安全监管工作。三是安全文化作用大,安全文化对安全监管工作具有导向功能,对安全理念的确立和安全价值取向起导向作用;具有约束功能,对任何人的安全思想和行为具有自觉的、无意识的约束作用;具有凝聚功能,对安全工作能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具有协调功能,对安全监管工作能够使沟通更方便、联系更紧密、解决问题更迅速,能创造出安全工作的和谐局面。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对提高安全综合监管水平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如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多、涉及面广,对人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期的努力。我认为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与时俱进。安全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发生和发展的条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的认识。早先各个时期所形成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模式等,必然会对以后的安全文化产生影响。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应该总结、宣扬现代的安全文化与安全素养,摈弃陈旧的错误的安全文化,从被动型、经验型的安全观转向效益型、系统型的安全观。

  (二)安全文化的建设应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文化经历了由听天由命到亡羊补牢至系统安全的过程,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应用,人们的安全认识进入了本质安全论阶段,这种高新技术领域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论推进了传统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安全手段和对策的进步,以本质安全化、超前预防型为主体特征的现代安全文化逐步形成。我们要始终做到生产必须安全,从政府到部门、到企业、到企业职工个人,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树立安全就是发展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全员的长期的安全信念。预防型安全管理是现代科学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预防事故的一个重要基础工程,必将促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强化、完善,实现由“事故查处、事后防范”到“本质安全、超前预防”管理态势,从安全思想到安全方法实现质的飞跃,真正走上“预防为主”的轨道。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安全文化进基层活动。要认真贯彻实施《“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让安全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大力培育安全诚信、安全道德文化。通过细化标准,积极培育,加强指导,在全社会特别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者中,倡导树立安全诚信意识和安全道德观念,推动建立企业安全诚信体系,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同时,要加强对非煤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普通工商贸等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调研,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推广先进经验。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确保重要生产经营区和人员密集区设置不少于4处的长期固定型安全文化宣传栏,悬挂或粉刷不少于5处的安全生产宣传标语;要在重要生产岗位悬挂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要让厂区处处形成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的阵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完善一处安全文化教育展室,要确保所建展室真正起到既能传播安全文化知识又能教育警示后人的作用。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要将防灾避灾知识等演化为通俗易懂、易于掌握的文化产品,为群众和从业人员发放人手一本安全手册,从而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应强化安全宣教培训力度。综观许多安全事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平时掌握在一定的紧急状态下逃生救生知识的人在事故中存活率较高。反之,太多的人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丧生。这就给我们启示:必须加强安全宣教培训。做到四个结合、四个到位,建立安全宣教培训成效机制。与贯彻落实上级安全会议文件精神相结合,做好组织机构保障到位。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以县建培训中心、乡镇建站、村设点的县乡村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发挥组织领导的堡垒作用;与日常监管执法相结合,做好基础教育培训到位。要通过加强日常安全监管执法,严格督促生产经营企业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与寓教于乐活动相结合,做好巩固提高到位。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安全生产法律知识。要通过向社会公布事故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举报电话,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大众传媒手段,制作并播出多期不同形式的安全生产专题节目,结合“安全月”、“五五普法”等形式,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五进”、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宣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的指导思想,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的不断好转。使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使人们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从根本上树立起安全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与企业交流相结合,确保安全培训质量到位。针对企业安全培训的实际需要,深入企业调研,分阶段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培训教师、教学教研、学员管理、档案信息、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管理制度,及时调整充实安全教育培训内容,确保企业被培训人员学以致用,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长效管理的原则。长效管理是指长期有效的管理,这是安全文化的本质要求。其核心的意义是:第一是要始终坚持生产必须安全,不考虑安全的生产是违法的,即使不出事故,也是违法的。第二是安全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着生产,安全工作时刻为生产提供服务保障,安全工作脱离了生产,是没有意义的。第三是安全和生产是紧密相联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实施长效的管理,不是长效的管理,绝对是无效的。对此,我认为,安全长效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尽管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落实安全责任制,但在实践中常常被打了折扣。因此,我们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坚持长效管理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出了事故要严处理。

  二是要确保安全的投入。正所谓,投入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加大和确保对安全工作的投入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客观要求,当然,投入不仅仅是财力、物力的投入,还要注重人力和精力的投入。

  三是要将安全生产纳入“平安建设”。加强“平安企业”、“平安社区”、“平安村镇”、“平安校园”等基层建设。在平安建设中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真正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同时,结合行业特点,推动安全文化进社区、工厂、村镇、课堂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在这方面如我县有些单位和工会组织开展的 “安全在我心中” 、“我为安全献一计”演讲比赛和致职工家属的一封信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四是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要加强同新闻媒体的协调沟通,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好典型、好经验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这道“紧箍咒”的作用。要敢于、善于揭露安全生产领域的各种非法、违法违规行为,对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要敢于及时曝光,替党和人民群众说话,鞭挞丑恶现象,给那些犯错误者以惩戒,对那些未犯错误者以警示、震慑。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工会、工青团、安全生产协会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加强监督,为群众说话,维护群众利益。

  总之,安全文化建设不可能像实施一项措施计划那样立竿见影,需要常抓不懈,持续不断,日积月累。形式上的“安全月”每年只有一次,而在我们心中,每个月都应是安全月。只有不断促进和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wangyu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