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

《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反恐怖局20080717印发

1 、常见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

  常规手段:

  (1)爆炸。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

  (2)枪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

  (3)劫持。劫持人、劫持车、船、飞机等;

  (4)纵火。

  非常规手段:

  (1)核与辐射恐怖袭击。通过核爆炸或放射性物质的散布、造成环境污染或使人员受到辐射照射;

  (2)生物恐怖袭击。利用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产品侵害人、农作物、家畜等。如发生在美国9.11事件以后的炭疽邮件事件;

  (3)化学恐怖袭击。利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侵害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食品与饮用水等。如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事件;

  (4)网络恐怖袭击活动。利用网络散布恐怖袭击、组织恐怖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

  2、如何识别恐怖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是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

  (1)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2)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者;

  (3)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4)在检查过程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5)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

  (6)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

  (7)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

  3、如何识别可疑车辆?

  (1)状态异常。车辆结合部位及边角外部的车漆颜色与车辆颜色是否一致、确定车辆是否改色;车的门锁、后备箱锁、车窗玻璃是否有撬压破损痕迹;如车灯是否破损或异物填塞,车体表面是否附有异常导线或细绳;

  (2)车辆停留异常。违反规定停留在水、电、气等重要设施附近或人员密集场所;

  (3)车内人员异常。如在检查过程中,神色惊慌、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发现警察后启动车辆躲避的。

  4、如何识别可疑爆炸物?

  在不触动可疑物的前提下:

  (1)看。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上到下无一遗漏地观察,识别、判断可疑物品或可疑部位有无暗藏的爆炸装置;

  (2)听。在寂静的环境中用耳倾听是否有异常声响;

  (3)嗅。如黑火药含有硫磺,会放出臭鸡蛋(硫化氢)味;自制硝铵炸药的硝酸铵会分解出明显的氨水味等。

  5、爆炸物可能放置在公共场所什么地方?

  (1)标志性建筑物或其他附近的建筑物内外;

共8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2128个字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