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北方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2001年,我国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这是跨入新千年、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加入WTO指日可待,西部大开发已吹响了号角,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也拉开了序幕,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上了日程,发达地区正向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新世纪农机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基础已经形成。在这种形势下,预计我国北方农机化技术在“十五”期间及未来15年内,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拖拉机功率向两极拓展。以小功率微型耕作机械为代表的田间管理机械将成为广大农村的需求热点,并将带动蔬菜、果园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大功率拖拉机的需求也已露出端倪,国际著名农机制造厂生产的大型拖拉机已纷纷登陆北方市场,一批国内厂商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大功率拖拉机激烈的市场竞争已不可避免。

(2)以农业机械为依托的现代土壤耕作制度得到重视与发展。对耕作方式进行变革是解决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产出率提高与土地保护相矛盾的有效途径。在现有的适宜耕地上,建立以深耕、深松为中心,配套耙平、覆盖和培肥等技术措施的现代耕作制度,完善和健全松、耕、耙相结合的科学的耕作体系,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保护和提高土壤肥力的自然耕作方法,符合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其配套的农机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应用将得到重视。

(3)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开发等节水型农机技术持续发展。现代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如微喷灌、滴灌和渗灌等,将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无水浇条件的旱作地区,采取机械深松、机械沟播、机械镇压和秸秆还田等机械化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对于提高中低产田农作物的产量具有特殊的意义。

(4)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在未来几年内有重大突破。玉米是北方第二大农作物,但至今其各生产环节大多靠人工来完成,这已成为阻碍农机化发展的“瓶颈”,也是政府、农民和农机经营者关注的热点。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迫切要求下,玉米生产机械化将以机械直播、秸秆还田和机械收获为突破口,带动整个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联合收获机械将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制造质量的稳步提高,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5)花生、薯类等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化技术开始开发和应用。花生、薯类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其机械化收获几乎还是空白,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花生收获重点是推广田间收获机,并配套摘果机和脱壳机,联合收获机械的引进开发也已提上日程;薯类收获主要是推广薯类专用收获机械。目前,山东等地已经试制成功这些新型机器并开始推广,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

(6)发展设施农业或工厂化农业工程技术。近10年来以蔬菜种植为代表的设施栽培技术在北方迅猛发展,推广面积持续快速扩大,但其生产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机械化技术基本属于空白。今后将在覆盖材料的机械化卷铺和室内耕作机械化方面获得突破,使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7)果蔬和其他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北方果蔬类经济型农产品资源丰富,其加工、保鲜和贮运机械化技术是关键,对调整农村农业结构、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发展乡镇企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致富以及出口创汇等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近期将得到重点支持与发展的项目有果蔬保鲜贮运初加工技术、淀粉生产机械化技术、粮油饲料加工技术、土特产加工技术、经济作物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等。

(8)精准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和精密机具得到研制开发。今后小麦(或玉米、大豆等)精密播种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以精密施药机械化技术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将精确喷施农药与生物防治以及新型耕作技术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其他物种和有益生物的伤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农用轻型飞机进行植保作业,是防治农作物和森林虫害的一项新技术。另外,生态农业、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发展也为专用的配套农机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市场空间。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内测2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