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关塘铁矿斜井井筒施工中流沙及涌水的防治

 关塘铁矿位于安徽省天长市境内,虽然矿体上部覆盖着较厚的第四系软土层和流沙层,不利于矿井建设和采矿,但因其矿石品位高(含铁58.48%)、可选性好,于1998年开始开发利用。关塘铁矿提升井设计能力10万t/a,采用斜井开拓,井筒设计斜长190m,角度30°,井筒净断面约5.8m2,采用素混凝土浇灌,局部地段配置钢筋网。矿井自1998年7月开始施工后,相继发生了三次含水层涌水淹井,并引起井筒周围大规模坍塌。所揭露的地层情况和水文条件远比地质报告中的描述复杂,井筒施工陷于困境。通过采用注浆工艺进行堵水和挤压固沙处理,使井筒施工得以延续。之后采用壁后注浆又对井筒进行了治水和加固,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水文地质概况
  
  关塘铁矿矿体周围基岩分布:蚀变花岗岩自西向东横过矿区,构成矿体上盘,矽卡岩分布在矿区北面,构成矿体下盘,大理岩占据东北角,向西与矽卡岩接触,向南伸入蚀变花岗岩下。围岩和矿体的走向均为NE,倾向SE,倾角20~32°。大理岩和矽卡岩含水层均裂隙发育,该含水层含水量大,由于裂隙贯穿,使各含水层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具有良好的补给作用。第四系冲积层厚度30~65m,由粗砂、砾石、亚粘土类组成,垂直变化由上而下大致可分为三层(见图1):第一层为亚粘土,厚13~18m;第二层为流沙层,成分为石英、砾石等,颗粒不均匀,组织疏松,含水丰富,厚15~25m;第三层为粘土层,粘性强,有时夹带少量砾石,厚10~15m。

   井筒掘进及提升方位为56°00′00″,施工需依次穿越第四系冲积层、寒武系(大理岩)裂隙溶洞含水层、矽卡岩裂隙孔隙含水层及燕山期花岗岩裂隙水含水层,前三组含水层都给井筒施工带来了危害。
  
  2注浆施工技术
  
  2.1砌筑止浆墙
  1999年4月29日斜井在92~96m进行铲底爆破后,岩层孔隙大量出水。根据含水层含水特征及涌水情况,对流沙层赋存条件及特征、矽卡岩含水风化层不稳定状态等进行综合分析,并研究了其对井筒的危害状况,决定采用不同的注浆工艺来治理,即堵水注浆和挤压、加固注浆相结合的治理方案。
  (1)止浆墙的厚度按下式进行计算:
  B=KOWb/2h[σ](1)
  式中B--止浆墙厚度;
  Ko--安全系数,取1.4~1.5;
  W--作用在止浆墙上的载荷,压力强度取6MPa,则W为34.8mN;
  b,h--巷道宽度和高度,宽2.3m,高2.6m;
  [σ]--混凝土允许抗压强度,取25MPa。
  经计算,止浆墙厚度取1.2m。
  (2)构筑止浆墙施工方法:首先在砌筑止浆墙的井筒位置开凿嵌槽,槽宽和止浆墙厚度相等,深0.2~0.3m,底深0.5m;然后埋引水管,在止浆墙位置前用编织袋装土垒堰。根据涌水量大小埋设1~2根焊有法兰盘的引水导管,使涌水集中于导管流出,导管通过止浆墙位置处最好加焊十字型螺纹钢,使之与止浆墙浇灌后牢固结合。最后是止浆墙浇灌,在嵌槽处立模,清除槽内杂物和积水,浇灌快干混凝土并捣实,在拱弧接触处,为保证其紧密结合,防止跑浆,通常采用膨胀水泥浇灌接顶。
  2.2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采用下式计算。即:P=(2~3)Hr(2)式中P--注浆压力,MPa;
  H--受注点至静止水位的水柱高,m;
  r--水的容量,0.01MN/m3。
  计算得P为1.8~2.7MPa,取225MPa。
  根据有关资料,对涌水较大的出水点,注浆压力为静止压力的3~5倍,即2.7~4.5MPa。由于涌水量大,选择注浆终压为4.5~6.0MPa,挤压注浆终压大于10MPa,考虑到井筒混凝土墙体的抗压能力,壁后注浆选2.5~4.0MPa。
  2.3注浆材料
  根据不同的注浆对象,分别采用单液浆(有时添加氯化钠作为速凝早强剂),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和45玻美度、模数2.4~2.8的水玻璃。
  2.4注浆施工工艺
  2.4.1注浆设备选择先用2TGZ-60/210型注浆泵,注浆造孔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
  2.4.2注浆施工方法及顺序为施工运输方便和注浆泵易操作,浆液配制在地面进行。注浆前先用YT-28钻在止浆墙上造注浆孔,直径38~40mm。注浆插管为外径φ40mm厚壁无缝钢管,用车床加工成前端略细,后端稍粗,表面呈倒粗纹状。根部焊接可以连接闸阀的螺纹段,总长度0.7~1.2m,使用前用棉纱或布条均匀缠绕,插入注浆孔内并固定紧,用阀门连接输浆管,便可直接进行顶水注浆。注浆时先注造浆孔,再注预埋管,由近及远。待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并稳定15min时停止注浆。
  2.4.3注浆参数根据不同注浆目的和不同的工艺条件,选择不同的浆液浓度堵涌及治水注浆,水灰比选择0.8:1~1:1.2,挤压注浆选择0.5:1~1:1。浆液相应的初凝时间一般为7h41min~14h56min。根据经验,注浆结束标准为维护吸浆终压和吸浆时间大于15min。
  
  3注浆处理
  
  3.1流沙及泥石流的处理
  井筒施工在96m塌方时,塌方面积约1.5m×1.5m,高约6m,呈天井状,造成上方流沙大量涌入井筒。该流沙系石英、砾石、灰白色粘土和水的混合物,呈灰白色,极具粘性(用锹挖时粘锹),在挤压作用下具有很强的流动性。24h内淹没了20m井筒。
  斜井掘进至116~122m时,全断面呈现绿泥石化矽卡岩。工作面出现少量淋水,在对尚未成巷的1m裸巷进行浇灌封顶时,水量突然增大到60m3/h,并发生大规模坍塌,造成泥石流淹井。
  由于流沙及矽卡岩泥石流粒径较小,特别是流沙中含有大量粘土,浆液渗透能力较弱,在对上述地段进行注浆处理时,首先采用注水或注稀释后的水玻璃以便打开水泥浆液的通道,在注水或水玻璃压力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再注水泥浆液,一般终浆压力在10~11MPa以上。
  3.2131~41m段井筒的注浆
  重点注浆治水段在96~41m区间,该段是井筒穿越的主要含水层,虽进行了三次大的堵涌注浆,有的地方仍有小的裂隙水渗流,局部地段井筒淋水现象严重。通过注浆治理可起到根治水患、加固井筒的双重作用。
  先施工下部加固区段,再施工上部治水区段,治水段由下而上分段注浆,在46m处留一流水稍大的探水孔作为水情变化观察孔,最后一次性将其注死。观察发现,在下部注浆完成后,水情孔流水量明显增大,流速加快,证明该区间含水层裂隙相通。加固注浆段采用密集式造孔,排距及孔距分别为2.0m和0.8~1.0m,孔深为1.5~3.0m不等,间隔使用,孔形呈梅花型放射状。治水注浆段根据井筒淋水及裂隙水分布情况,凡造孔发现有水处均插管注浆。
  
  4综合效果
  
  在处理5次事故的注浆中,实际注入水泥量共计482t,在治理井筒的壁后注浆中,实际消耗水泥122t,注浆终压达到和超过了预定的标准,实现了较理想的堵水、治沙、加固井筒的目的。注浆后对流沙、坍塌处的矽卡岩细粒观察,水泥浆呈网状交错与之紧密结合,在原坍塌处重新开挖工作面,一次成型不坍塌,无水渗出。说明在井筒周围已形成了一定范围相对稳定的隔水保护圈。上部井筒渗水、淋水现象基本消失,井筒最终出水量(含花岗岩层中渗水)小于10m3/h,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jiangyong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