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建筑与良心

  去作协做“禾泽都林杯”《城市、建筑与文化》散文诗歌大赛的评委和颁奖嘉宾,诗歌《每一座建筑都直指我们的良心》获一等奖。听着作者在台上抑扬顿挫朗诵他的诗,我的思绪也开始发散性地飞扬。

  要说说当代中国的城市、建筑与文化,这个题目很宏大,成绩肯定是主要的,但是如果真要像诗歌作者一样,用良心来衡量,那问题也真是不少。

  其一是豆腐渣工程成为祸害。豆腐渣工程这个名称是老总理朱镕基发明的。1998年8月7日九江市长江大堤在洪水冲击下决出一个30多米的大口子,朱镕基怒斥是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1999年1月4日18时52分,横跨綦江县新旧城区的一座形似彩虹的步行桥,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整体垮塌,造成40人死亡。该桥使用时间仅两年零322天。据有心人统计,从彩虹桥倒塌后,中国的东南西北,大约有40多座桥梁倒塌,原因只有一个:豆腐渣工程。

  其二是一些城市房子造得太快太粗糙缺文化缺美感。曾经读到一则消息,说是成都的旧城改造,将城市老房子都拆光了,除了清代驻守八旗兵的宽窄巷子还保留着之外,成都成了一座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我当时读后很感震惊。几年后,经营成都11年的李春城垮台了。成都人给李春城起了个外号叫“李拆城”,称其为“拆城”书记。

  季建业到任南京任市长后,迅速启动“三中路改造”、“拆城西干道”等工程,使南京这座古城不断“开膛破肚”,许多道路挖得面目全非,居民生活不堪其扰,“季挖挖”也由此得名。

  为什么一些城市的房子造得又快又粗糙缺文化缺美感呢,据新华社记者解读,可能和“李拆城”、“季挖挖”们在强势推进城市开发建设时夹带了大量的个人利益有关。南京人就说,“季挖挖”,不停地在南京挖,结果跌进自己挖的洞里去了。其实又何必非要将一座城市所有的建筑在自己任上都造好呢,为什么不能留些建筑给后任领导造呢?

  其三是拆真文物造假古董。六十年前,北京为缓解交通压力大拆城楼、城墙,林徽因便已留下了一句箴言:“你们今天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

  北总布胡同24号梁林故居已被“维修性拆除”,荡为平地。当年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曾是旧北平各界名流云集之处,如今,梁林故居毁了。

  据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和北京联合大学2005年共同完成的《北京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旧城区共有332处名人故居,保护较好的有80处,接近总数的1/4,而被拆除的多达113处,超过所调查核实故居总数的三分之一。

  令文保人士担心的拆真文物、造假古董已“蔚然成风”。大批真的物质遗产被拆毁,然后又花了很多的钱建了很多假古董。《人民日报》曾刊发评论批评:“一边是真文物在‘GDP崇拜’下灰飞烟灭,一边却又是假古董在利益驱动下横空出世,令人深思。”

  其四是千城一面,缺乏特色个性。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在2012年两会上说,中国有660座城市,在这30年我们急速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的冲击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急于想改变当时物质生活的困境,也缺乏文化自觉,我们把几百年、上千年形成的千姿万态的具有个性的城市都变成了千城一面,我们把这样的东西交给后代,后代只能说我们这一代无知,我们这一代人没文化。

  如果,成绩是9个指头,错误是1个指头。但中国超级大,即便是1个指头,绝对数也很大了。城市建筑要传给子孙后代,所以要凭着良心造房子。这就是诗歌《每一座建筑都直指我们的良心》获一等奖的原因,作者俘获了评委的心。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荷君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