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搜索

安全设施不是摆设

作者:顾永强 来源:《劳动保护》杂志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23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生产安全事故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而大量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安全设施失效和疏于管理造成的。
企业生产现场一般都按厂(站)房设计规范,建设有各种安全设备设施,且有一定比例的技改投入,但是因为人们没有让安全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使类似的事故一次次重演。笔者亲见一些大型会议室等公共场所一般只有一个门是敞开的,其他大部分安全出口都关得严严实实。如果会议期间突发火灾,谁也休想逃离大火的魔掌。数年前,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友谊馆就曾发生过因安全出口被堵死而造成300多名学生葬身火海的惨剧。
不久前,连续两天内3场火灾发生在沈阳,已知造成了3人死亡,3人受伤,以及大面积的停电、停气,当地市民生产生活受困,数千万元商场货物付之一炬,损失不可谓不小,影响不可谓不大。经调查,造成重大损失的根源就是安全设施在关键时刻派不上用场,发挥不了作用。更令人担忧的是,企业还有多少其他地方同样存在诸如消火栓无水、水压低、被遮掩等安全设备设施成摆设的现象呢?
据笔者了解,某些企业将安全设备购置回来,或在安全设施建成后,既没有进行安全常识教育,也没有培训员工掌握设施的使用方法,而是将安全设施闲置一边,形同虚设。还有的单位,强调客观原因,不按规定存放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个别单位的陈旧、老化供电线路至今未经改造。事故隐患不是没有被发现,整改通知也不是没有被下达,但是督促不力、整改不细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此种种,使“安全第一”在某些基层单位成了一种形式,一句口号,或者一种装饰。
去年5月的一天,某企业职工家里突然冒出浓烟。有人打开楼道内消防箱,试图引水扑火,却发现竟没有水管。几分钟后,消防队员上楼拧开楼道里的消防栓,竟没有水流出。无奈之下,消防队员只好从一楼架水管将火扑灭。大火熄灭后,房里面一片焦黑,家中物品全部被焚毁,人们眼睁睁地看着火把房间烧光。“要是消防设施完好,损失绝不会这样惨重。”邻居们惋惜地说。
日前,笔者到某企业生产现场调查,发现不少大型会场、厂房、库房的物资摆放得特别拥挤,通道过于狭窄。“一旦发生火灾,跑都跑不脱,后果将不堪设想啊!”不少职工忧心忡忡地说。有些大型会场、厂房、库房为避免“有碍观瞻”,将灭火器等消防设备放在不易取用的墙角,且上面积存着厚厚的一层灰尘。有的消防设备虽然检查日期、检查人员填写得清清楚楚,但不少是做了迎接检查的表面文章,真需要用时往往“拉不开栓”“关键时刻掉链子”。另外,大型会议室、厂房虽然有多条快速逃生通道,但通道不通畅成了“死胡同”。笔者顺着安全出口指示牌走到会场内的“安全出口”,却发现出口堆满了废物,绿色的“安全出口”指示牌虽然赫然可见,但却是“此路不通”。如果发生火灾,当人们欲沿此通道逃离现场,岂不要误人性命?
在一家企业班组岗位上,笔者看到有一名员工正在抽烟,还客气地给笔者递来一支烟。笔者告诉他不能在岗位上吸烟,他还满不在乎,一脸的不高兴,将烟灰弹到套着垃圾袋的垃圾筐里,而两者都是塑料制品,极易燃烧引发火灾。“万一发生火灾,你会用灭火器吗?”笔者问他。“一般不会发生火灾的,就是发生了,到时候看看灭火器上的说明应该就会用了。”一名职工稍作思考后告诉笔者。笔者又询问了其他一些职工,他们表示不会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放在那里只是摆设。随后,笔者在一墙角看到了灭火器,拿起来掂了掂,感觉非常轻。原来该灭火器早已是在“超期服役”了。
以上事实让人揪心,如果真的发生火灾,我们的职工能远离火魔、幸免于难吗?笔者认为,安全设施是保障安全的最后“保护神”,决不是给人看的饰物和摆设,而应是关键时候能救人脱离险境的最后一道防线。
任何一个漫不经心的疏漏或随意都有可能引发一场不可估量的灾祸。因此,笔者呼吁,企业除了要抓紧时间还历史“欠账”、填“空白”外,要尽快警惕起来,切实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做好安全设施操作培训,同时要彻底查一查还有多少消防栓等安全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有多少安全设施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安全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我们或许无法完全避免灾难的发生,但应当为保障生命安全进行不懈的努力。
编辑 玫 尧
责任编辑:老王头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浙江宁海县发生火灾 逾70间房屋被烧毁
  • 内蒙古:今年共发生火灾9445起 32人因火…
  • 广州番禺一装饰材料城发生火灾 多家商铺…
  • 躺在床上吸烟小烟头引发大火灾
  • 浙江常山绝缘材料厂爆炸3死3伤
  • 消防铁军展英姿
  • 俄罗斯一座居民楼火灾7人死亡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用户信息中心

  • 查看购物车详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