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危难之中显英雄

——记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陈国兴
作者:本刊记者 林 静 来源:本站搜集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7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陈国兴(右)在悼念地震遇难者

  在美丽的四川省,有一个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这里的人具有羌族人开朗、淳朴、执着的特点,即使面临生死关头,越是自强自信。北川县安全生产监管局48岁的局长陈国兴就是其中的代表。

临危受命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场8级地震猝然袭来,震中在四川汶川和北川。当时的北川全境,山崩地陷、瓦砾遍地。全县16万人,有2万多人受伤或遇难。

  地震中,北川县安监局遭受了巨大损失。县安全生产监管局办公楼倒塌,资料、设备全部被毁,7名工作人员中,局长、副局长和监察员各1名共3人遇难,幸存的4人都不同程度地受伤,2名干部的子女全部遇难。

  时任北川县禹里乡党委书记的陈国兴,在地震中双腿受伤,17岁的儿子在北川中学遇难。地震发生后,怀着痛失爱子的悲伤,他拄着拐,翻越3座大山、步行了3天,才到达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所在地擂鼓镇,和幸存的干部一起,组织灾后自救。当时全县各级干部400多人遇难,干部极度缺乏,特别是安监局主要领导全部遇难,灾后重建迫切需要安全监察工作,“领导希望我能挑起安监局这副重担,我感觉是因为自己在北川县多处工作过,在县里综合协调能力强,凡是走过的地方,从来没有给组织上加过包袱,让领导放心。”陈国兴二话不说,痛快地服从了组织安排,赴任北川县安全生产监管局局长。

  作为安全生产监管局新领头人,在全局干部职工极度悲伤、心理脆弱的紧要时刻,陈国兴没能抽出时间到孩子遇难的现场去看一眼,就在6月12日离开禹里乡,带领着安监局幸存人员从任家坪撤至安昌镇,重新恢复安全生产监管局各项工作。

  上任之初,陈国兴一边安抚职工,一边张罗灾后救援工作。他拖着受伤的双腿,来不及治疗,只是敷上草药,就奔波在救援现场。看到拄着双拐还在有条不紊指挥工作的新局长,干部们有了主心骨。一间10m2的房子就是县安监局的临时办公场所,大家白天在这里办公,晚上就住在潮湿的帐篷和板房里。尽管缺员严重,但每个人都坚守岗位,共同支撑起全局的安全监管工作。而陈国兴受伤的双腿却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留下了后遗症。“以前我特别爱打篮球,地震后脚骨折,没有打石膏治疗,现在脚畸形,脚脖子至今还有一个大鼓包。不要说打球了,多走些路就会疼痛。”但陈国兴没有后悔,“通过这次地震,让我看破名利和金钱。感觉到生命的脆弱。在非常时刻,我们多做一点事,就能让活下来的人更安全。虽然我的脚留下残疾,但我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良心。”

  灾后的北川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工作千头万绪。道路中断、隐患严重,重建项目多,急需充实人员应对繁重的安全监管工作。为此,陈国兴上任后第一时间就公开招考,他采取从乡镇和政府部门选调,请求市、县支援等方式,充实县局和执法大队人员,先后补充10名人员到县安监局工作,使全局人员达14名,较震前增加了1倍,并且人员结构更加年轻化、受教育程度高,有朝气、有活力。接着,陈国兴采取集训、老同志帮带的办法,短时间使新来人员熟悉情况和业务知识,满足了开展正常工作的需要。同时,他督促各乡镇落实安全专(兼)职人员2名,尽快恢复起乡镇、村、社三级安全监管网络。

安全重建

  2008年6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中间对口支援方案》,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确定由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县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因此,北川县城将迁新址。新县城建设首期包括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公益性服务设施等6大类218个项目。

  陈国兴回忆恢复重建中的北川:“全县俨然是一个巨大的工地,新城建设时最高峰有5万多名工人,建筑安全工作成了摆在安监局面前的最迫切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受灾群众能否顺利入住和‘三年重建,二年完成’的基本任务能否按时完成。”

  2009年,正值全县建设高峰期,参加灾后建设的队伍、工人来自全国五湖四海,职工素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般工伤事件不断发生。面对严峻的建筑施工安全形势,性格直率的陈国兴直接来到建设主管部门,不留情面地点名批评了有关部室的做法,要求安全管理人员深入一线,督促检查,落实施工单位管理责任,坚决把事故压下来。他还和建设部门一起,联合组织聘请了2000名农房重建安全管理人员,分片包干,一对一指导,很快就遏制了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安全形势逐渐好转。在随后几年的重建项目中,没有再发生一起较大建筑施工安全事故。

  “干安监工作太累了,肩上的担子很重,要对人民的生命负责。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不起来要挨批评,安全出问题,就会摘帽子。所以,我们不能有一丝的放松。”陈国兴说。每年的大年三十到初二,陈国兴都没有休息过,都是和同事们一起在外面检查。

  灾后,北川县设永兴、安昌、擂鼓、曲山、邓家、桂溪8大群众集中安置点,安置受灾群众6万多人。板房建设初期,因抢时间,在电路、防洪、防雷、消防设施方面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引发火灾,就会火烧连营。为此,陈国兴多方协调,加大安全投入,增加避雷针、消防水桶,创设了十户联防制度、做饭敲钟制度,加强巡逻检查等多项安全措施,确保震后3年来,全县集中安置点未发生一起火灾伤亡事故,为灾后重建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我这个人性格很直,不会拍马送礼,但是工作多年,从没有挨过领导批评,领导交代的工作从不马虎。所以,很多不归我管的事情,领导也交给我牵头去办。比如搬迁工作。”

  2010年9月,被地震毁于一旦的北川县城在新址矗立起来。新县城建成后,老百姓迁入,这也是一项政策问题。县里专门抽调了200人做工作,陈国兴担任副组长。他牵头负责的茅坝社区有2215户、3990人都是从老县城出来,家庭伤亡严重,财产损失巨大,指望早日住进自己的新房子,各种诉求特别多、矛盾异常突出。工作不细致、不深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集体上访,影响入住安置进程和社会稳定。为了做好居民搬迁工作,陈国兴加班加点,逐一清查,仔细核对,耐心说服。结果,陈国兴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让老百姓迁入了新居。最终,茅坝社区成为全县安置进度最快、问题最少的社区,陈国兴也因工作完成出色,被县委、政府评为新县城入住安置先进个人。

狠抓关键

  北川是山区县,路况复杂,道路交通问题一直是全县安全管理的关键点,每年80%的事故都是出在道路交通方面。加之受地震影响,路面损毁严重。特别是唐家山路段,由于唐家山堰塞湖阻断了关内外进出通道,关内10万群众进出北川需翻越擂禹路,冬天路面结冰,坡陡路滑;夏天暴雨季节,泥石流和滑坡不断发生。

  为了解决交通安全面临的多处隐患,在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中,陈国兴以身作则,冒着道路不畅、塌方、泥石流的危险,多次到危险区域实地查看,调查研究,对进出北川的交通要道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群众平安、顺利出行。他连续3年在正月初一和其他部门人员一道,冒雪查看最危险的擂禹路和堰塞湖环湖路安全,只有确定道路安全可行,才允许车辆通行。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协调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管理。陈国兴充分发挥安委会的作用,运用自己在多部门工作的经历和关系,协调配合公安交管等部门,共同抓好这项工作。安委会规定:全县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委会成员单位总结会,总结季度工作,部署下一季度工作。2011年3月,北川县安委会发文要求成立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办公室,各乡、村也分别成立了办公室或管理站。8月份,陈国兴主持召开了交通安全检查会,汇报成立情况。会上,陈国兴发现有些乡村说是要成立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办公室和管理站,实际半年过去,工作却一点没进展,就在大会上拍桌子:“为什么我们的工作安排只浮在皮上,不下深水!老百姓的生命只有一次,你们这样做对得起组织吗?对得起百姓家庭吗?” 在他的强力协调监督之下,全县各乡村全部成立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办公室和管理站,由交警大队带队,全面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为一批安全隐患道路,如北茂路、北松路、邓通路、曲桂路安装了波型防护栏;开辟了堰塞湖水上交通安全通道;对过境省道、全县境内县道、乡道,部分村道进行了路面硬质化,并加装防护栏、挡墙,增设限速、防滑设施和警示标志。灾后3年,确保了北川道路未发生1例较大以上交通安全事故。

  在陈国兴的带领下,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管局连续3年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考核,未发生1例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安全事故,县人民政府连续3年被绵阳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县安监局也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目前,全县23个乡镇都建成县级示范乡镇,6个乡镇建成市级示范乡镇,1个乡镇建成省级示范乡镇。今年,全县又全面启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力争年底建成2个市级安全社区,1个省级安全社区。

  在2012年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的陈国兴,用洪亮厚重的嗓音谈到灾后3年来的感受:“感恩是我们北川人共同的感受。我们北川拥有全国各界的帮助,新县城是由中国最顶尖的设计院设计,全县绿化面积达到46%。现在只有三句话可以形容新北川——最安全的是学校,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先进的是医院。作为土生土长的北川人,为北川的安全而工作,是我最大的心愿。”

  编辑 林 静

责任编辑:kerrywang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不管是病魔还是诱惑我都不会倒下!”
  • “做什么就要做好!”
  • 筑一方平安基石
  • “问题不解决 我就盯着不走”
  • 像爱护眼睛一样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