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社会康复 促进工伤职工回归社会

作者: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社会康复科 杨晓姗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7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在工伤康复中心设置社会康复科,目的是根据每个工伤职工的个体康复需求,通过发现、动员和利用现有资源,沟通、协调与工伤职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适当的服务转介(即由其他的服务机构提供帮助),构建工伤职工社会支持网络,探索工伤职工重返工作的机会,帮助他们最大限度的恢复和重建功能,克服障碍,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和社会的目标。

社会康复的内容

  社会康复科的工作人员先要向工伤职工宣传与辅导工伤保险政策,协助工伤职工了解工伤保险政策,保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为使工伤职工获得适当的医疗康复,社会康复科的工作人员要逐个建立恰当的康复目标,尽量发展工伤职工的自身康复潜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他们增加学习与培训的机会,提高工伤职工的就业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面对伤残,工伤职工及其亲属如何尽快适应,社会康复科的工作人员职责之一是协助工伤职工及其亲属适应伤残,使工伤职工在家庭生活与照顾方面得到公平的待遇,保障他们有适合生存的必需条件。

  社会康复科的工作人员还要协助工伤职工改善和消除家庭、社区和社会环境中的物理性障碍,使他们获得生活起居的方便,共享社会的公共设施服务。

  社会康复最重要的任务是协助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或再就业,实现或提高他们的经济自立能力,保障工伤职工在经济生活中不受歧视。

  此外,社会康复的内容还包括在全社会发展工伤职工社区支持网络,组织和支持工伤职工参加社会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通过交往,形成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宣传、倡导和实行人道主义精神,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激励工伤职工自强、自立,建立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社会康复的工作流程

  入住康复中心第一周

  通常工伤职工从临床医院转入康复中心的第一周内,社会康复科的工作人员会安排约见工伤职工进行面谈,根据面谈的情况,分析评估工伤职工目前因工伤而产生的具体问题或面临的困难,之后社会康复科的工作人员会根据工伤职工不同需求,制定具体的康复辅导计划,包括具体的措施和康复辅导时间的安排,然后形成社会康复书面报告,通过康复评价会议报告给康复团队中的其他成员。

  康复住院期间的社会康复

  目前,工伤职工入院进行康复治疗时,已经规定具体的住院时限。因此,社会康复科的工作人员制定的康复辅导计划,是根据工伤职工的各自需要及住院时限来安排的。一般情况下,骨折的工伤职工住院时间多数在1-2个月内,在此期间他们遇到的问题多数是伤口愈合、疼痛的影响、部分身体功能受限等;而对于脊髓损伤或烧伤等严重受伤的工伤职工,他们住院时间相对较长,通常在6-9个月。由于受伤前后巨大的转变,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涉及受伤后的生理功能严重受损带来的心理困扰,与单位的关系,工伤保险的待遇,家庭关系与角色的变化等等。因此工伤职工的社会康复计划需要针对个人的不同需求,进行个例化定制。

  社会康复个例化定制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合理适当的康复目标。由于医疗信息的不对称,许多工伤职工并不清楚自己的预后,对康复也不了解。由临床医疗转入康复中心后,依然喜欢接受被动的治疗,对康复的主动参与能力较低。特别是严重伤残的工伤职工,对于康复的期望值往往远高于自身能力,造成现实康复效果与理想康复目标之间的差距,影响正常康复治疗措施的实施。因此,社会康复医师需要对工伤职工及其家属进行康复教育,协助他们了解伤情预后,真实的功能状况,使他们能够建立合理的康复期望,主动参与、配合康复计划,以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

  接受和适应伤残。在康复的过程中,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工伤职工愤怒、悲伤、沮丧、抱怨、情绪低落、睡眠习惯改变、与周围人相处困难、疼痛异常等等现象,这些状况不仅常见于脊髓损伤和烧伤等严重受伤的工伤职工,在一些较轻度的受伤的工伤职工中也会发生。这些负面的情绪,在排除生理机能改变的影响外,主要来自于工伤职工身体受到伤害后,不能接受自身的伤残状况,压力过大,情绪受到极大的困扰。如果不去处理这些负面的情绪,工伤职工较难回到原来正常的生活轨道,也就谈不上回归工作岗位与回归社区。因此,社会康复医师需要进行工伤职工心理情绪的干预,如对工伤职工及其家属进行康复辅导,使工伤职工及其家属的情绪得以疏导,并利用伤残小组等形式,由“过来人”介绍康复经验,使工伤职工接受自己的伤残现状。

  家庭关系的指导。受伤后,工伤职工可能专注于自己的身体功能,而忽略与家人的沟通;严重伤残的工伤职工的家属,因需照顾工伤职工产生压力或者使用了错误的沟通方法,不能及时恰当的疏导处理,还会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所以在康复的过程中,社会康复医师要关注工伤职工的家庭关系,让工伤职工及其家属学习和适应有效的沟通方法与技巧,允许他们适当的宣泄情绪,避免长期沉湎于负面情绪中,重新投入新的生活。

  出院准备期的社会康复

  在工伤职工出院前15天至1个月内,社会康复医师将对他们进行出院前的辅导。对于轻度受伤的工伤职工,重点内容是重返工作岗位的安置,而严重伤残的工伤职工则是未来社区及家庭生活的安排。

  这个时期,社会康复内容是以返回工作岗位和社区的新生活为目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与原单位沟通协调。这是工伤职工出院准备期间的重要环节。一方面社会康复医师以专业人员的身份主动与原单位沟通,可以令单位对工伤职工的状况有所了解,对重新接纳工伤职工所需做的工作有心理准备,从而提高单位对工伤职工回归工作岗位的安排计划的配合、支持和参与程度;另一方面鼓励工伤职工使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和策略,主动与单位沟通讨论出院后的安排,表达自我愿望,提升工伤职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社会康复医师和职业治疗师将陪同工伤职工一起前往原工作岗位,帮助单位作出与工伤职工能力相符的重返工作岗位计划。

  家居环境改造。为了减少使用轮椅的工伤职工的家居和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物理障碍,方便其家居生活,增加生活参与程度,社会康复医师协同作业治疗师或康复工程师,根据工伤职工的身体功能,以及目前其家居环境的实际状况,对其所需的具体的家居和周围环境改造,提供咨询或指导计划。如厕所改造、加建斜坡、起居室的物件要求及摆放等等。在此期间,社会康复医师会积极给予工伤职工及其家人作家庭关系的辅导,让家庭成员了解彼此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协助他们适应新的家庭角色及分担家庭责任。

  重新就业或重返社区的适应期的社会康复

  工伤职工出院后3-6个月内,社会康复医师通过实地探访、电话跟进等方式,关注并协助工伤职工回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情况,协助工伤职工在社区中重新开始生活。此阶段的重点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协助伤残鉴定及工伤保险赔偿处理。了解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处理进展,协助他们处理相关的问题,减少因工伤保险处理带来的压力与影响。

  帮助工伤职工尽快适应康复后的新生活。对工伤职工在重返工作岗位或适应社区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需要面对的难题,社会康复医师采取鼓励的态度,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如有需要,还可以进行实地探访,当场解决问题。

社会康复案例分析

  案例一

工作人员在为职工做住所适应性调整

  34岁的唐姐是四川绵竹市人, 2008年5月,唐姐经人介绍去亲戚家的工厂上班。几天之后,她在工厂中被地震震垮的房屋压伤,造成胸10脊髓完全性损伤。从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出院时,唐姐坐在轮椅上问治疗师:将来我还可以穿裙子吗?

  唐姐家中的房屋在地震中完全损毁,新房因缺乏资金,尚未修建完毕就搬了进去。丈夫每天外出工作,儿子在镇上读书。出院后的唐姐每天白天都是独自在家,日常生活受到很多限制。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的社会康复医师在2009年5月对唐姐进行了探访,对她的家居环境改造和修建给出了一些建议,并了解到她有在家喂猪的计划,但是因为目前资金不足无力完成这些计划。因此,社会康复医师为她申请了四川地震伤员职业社会康复项目的家居环境改造及重拾生计2项紧急援助,为其进行家居环境改造,并修建猪圈购买猪苗。家居环境改造包括厕所的改造、水泵的购买和供水系统的修建;重拾生计方面包括修建猪圈、购买首批猪苗及至第一批猪出栏所需饲料。猪圈修建完成后,唐姐可独立完成喂猪的工作,并通过此生计计划每月获得200~300元收入。

唐姐展示自己的刺绣作品

  由于唐姐对刺绣很有兴趣,社会康复医师邀请唐姐参加了在都江堰举办的羌绣培训活动和脊髓损伤训练营的活动,使她走出家门认识了很多朋友。

  现在唐姐已经可以在家实现完全的生活自理,承担原有的大部分家务,照料家人,并有了一定的生计来源。

  案例二

  小伟,一个刚刚年满22岁的小伙子,深圳某大型公司生产车间的基层管理者,独自管理一条生产线。但是,小伟在一次操控机器中不慎将手压伤。伤后的小伟像变了个人一样,脸上失去了以往的笑容,情绪低落,睡眠状况不佳,惧怕看到受伤的右手,拒绝外出,刻意的用衣物遮盖右手。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的社会康复医师为小伟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计划,包括采取个别的辅导、小组活动、外出适应性训练等方式,协助小伟找寻恰当情绪宣泄途径,借助伤残适应良好且病情类似的病友的“同辈支持”,鼓励和推动小伟参与社会性的活动,使小伟走出阴霾,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转眼间小伟就要出院了,出院后该怎么办?小伟不敢面对将来的生活,因为他不能确定公司是否能够继续接收自己在公司工作。社会康复医师积极协助小伟到原单位协调工作安排。伤前,小伟与公司的关系尚可,但是在与公司工作协调的过程中,由于公司内部人员的变动,始终未能确定是否接收小伟返回公司工作,公司某负责人也曾表态:公司暂无适宜的工作岗位可以安排。

  在小伟出院时,社会康复医师陪同小伟返回原公司,积极向公司反馈小伟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仍存在的限制。小伟出院后,先到朋友的维修和安装电脑的店铺帮忙,春节前后,朋友返乡过年,将店铺全权交由小伟负责打理,小伟应付其日常工作游刃有余,这使他找回了自信,不再为别人关注自己的手而在意。经社会康复医师多次联络,小伟于2011年3月2日返回原公司,在机器较少的工作车间,工作适应性良好,目前所负责的流水线的业绩在车间排前三名,一个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小伙子,终于又重新站立起来。

  编辑 林 静

责任编辑:kerrywang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持续安全 国门使命
  • “为了工伤职工的康复,做足一百分”
  • 重燃希望之火
  • 广东拟建全国最大工伤康复中心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