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搜索

强化农民工安全保障

作者:杨吉奎 来源:《劳动保护》杂志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01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辽宁省大连市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承接地。近一个时期以来,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管局等有关部门以强化农民工安全保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构建社会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了平安大连、和谐大连建设。

抓好农民工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大连市共有农民工56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建筑业、修造船业、机械加工行业等,仅建筑行业就有农民工30余万人。这支劳动大军的快速增长,给全市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伤亡比例大,成为制约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重要因素。据统计,近几年大连市工矿商贸企业发生的生产安全伤亡事故,80%以上发生在农民工身上。同时,农民工职业危害严重,缺乏社会保障,相对于城市职工,其劳动安全卫生权益难以保障。据有关部门统计,大连每年职业病伤害、职业病新发病例和死亡人员中,半数以上是农民工。此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也存在缺陷,大量农民工只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由于劳动用工制度障碍,造成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不能有效落实。即使参加了社会保险,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很大,社会保险又没有在全国联网,因此很难真正受益。这些问题表明,农民工在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又成为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的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重灾区。解决好农民工群体的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障问题,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工劳动工资、安全卫生及社会保障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推进农民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自大连市十次党代会以来,大连市把深入解决农民工问题,构建农民工安全保障体系,作为“平安大连”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列入构建“和谐大连”的着力点和切入点,重点推进。市安全生产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会同各有关部门,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探索解决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的突出问题。
1.规范外来施工队伍和外来劳务人员管理
我们针对新时期企业劳务合作关系、生产组织方式的新变化,积极探索保障农民工安全的方法和途径。一方面是政府出台政策规章,规范劳务派遣、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管理,从宏观上、制度上为农民工提供安全保障。几年来,我们大力推动以市政府名义连续出台了多个保障农民工权益的规定和文件,如《大连市外来劳务人员安全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境内劳务派遣用工管理规定》等,针对外来劳务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多是农民工的情况,分别就农民工劳动合同、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事宜作出硬性规定,为保障农民工权益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加强监管,从前置条件入手,严把安全准入关。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从2004年起,实行劳务公司、外协队伍审查、备案制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劳务公司、外协队伍的企业资质、人员安全资格与培训,以及缴纳工伤保险情况等进行审查备案。同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保障农民工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权益。特别是针对一些大型装备制造、修造船等企业使用农民工比例较高的实际,采取强化外来施工队伍安全资质审核、人员安全培训,建立与项目承包额挂钩的安全业绩考核机制,实行安全风险保证金制度等措施,不断完善农民工安全保障体系。
2.实施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程
我们从普及安全基础知识入手,抓好农民工日常宣传教育工作。2007年年初,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针对农民工群体,组织编辑出版了《安全常识读本》小册子,采用通俗的语言,有趣的漫画,生动的事故案例,让农民工掌握最基本的安全常识和操作规程,首批印发了10万册,发放到农民工手中,受到了企业和农民工的广泛好评。我们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集中教育培训工作。2007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市90%以上农民工接受正规安全培训。到2010年,初步形成一个符合安全保障要求、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民工安全培训体系和培训机制。市安委会下发了《大连市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实施方案》和《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大纲》,坚持统一规划、分级实施,政府监管、企业落实,突出重点、全员培训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民工安全培训工程。市财政拨出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培训工作,预计到2007年年底,农民工培训率将达到30%。
在不断扩大农民工培训覆盖面的同时,我们将逐步实行限制录用制度,强制用人单位对农民工进行培训。计划到2008年上半年,高危行业农民工必须持有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签发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方可上岗。到2009年底前,全市所有行业农民工必须持证上岗。为了确保这一强制性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将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发现未经培训上岗或培训不符合要求的,强制用人单位限期整改、停产整顿,直至依法关闭。
3.维护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与劳动安全卫生息息相关,是劳动安全卫生保障系统的重要支撑。大连市委、市政府陆续制定出台了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实施办法。按照这些办法,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更加方便,待遇支付更加灵活,在外地注册、在大连进行生产经营的用人单位,可在大连市参保;因工伤亡或致残的农民工,可自主选择一次性和定期待遇支付方式等。这样的体制和机制,既方便了农民工参保,又尽可能地保障了农民工的权益。同时,劳动保障部门大力实施“平安计划”,确定用3年时间,把来大连务工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的总体目标,针对落实农民工工伤保险,广泛深入地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目前,通过积极努力,全市共有22万名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占全市有相对稳定劳动关系农民工的6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同时,我市各级工会组织高度重视、支持农民工安全保障工作,针对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保护热点问题,全力构建农民工维权体系。工会组织整合内部资源,大力推动农民工居多的非公企业建立工会,保障了农民工维权的法律地位。截止到2006年底,全市入会农民工超过了25万人,占全市农民工总数的45%。市总工会通过组织推行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和伤亡补偿信访接待制度,采取设立农民工维权窗口,开展包括送安全在内的“五送”系列活动等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权益。

构筑体系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几年来,我们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制度落实、加强监管等有效措施,探索解决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的保障问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实践证明,制约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保障的宏观上、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如果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性障碍不打破,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法制不完善,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缺失的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保障体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不断通过改革发展的途径,采取综合措施,系统解决这一问题。
1.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
积极争取和推动从国家层面上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三项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实行适合农民工特点,符合国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办法,完善全国社会保险网络和机制,尽快实行城乡一体的全国社会养老保险“一卡通”制度,使其更好地适应农民工正常流动的需要。
2.在改革的基础上,加快立法
制定维护农民工权益,保障农民工工作安全的法律、法规。现行的《劳动法》和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已不能全面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们要在国家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和有关行业工作安全标准的同时,结合大连实际,进一步加快制定保护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
3.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社会保险覆盖面
全面推行高风险作业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大力推进风险抵押金、雇主责任险等有利于保护农民工劳动安全与职业健康权益的经济政策。目前,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暂行管理办法》《大连市实施雇主责任险暂行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通过实施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构筑企业员工尤其是农民工安全保障体系。
4.加快推进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标准化建设
大连市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已有5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通过国家一级安全标准化企业验收。今后,我们将重点推进农民工集中的高危中小型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改善农民工安全生产条件。同时,建立完善市、县两级新型职业卫生监管体系,重点针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开展职业卫生检查、职业危害申报登记以及专项整治活动。
5.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培训的力度
通过发布安全预警等形式,定期面向广大农民工公布相关行业,尤其是高危行业、岗位的工作安全信息。在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广泛、深入开展农民工安全培训的同时,还要针对非公企业法人、私营企业主、个体经营者开展劳动安全卫生的教育与培训,教育企业经营者增强安全生产社会责任,关爱农民工安全健康。
6.进一步推动农民工群体加入工会组织
保障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地位,通过工会组织协调劳动关系,依靠工会组织参与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活动,达到从源头上维护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的目的。

编辑 林 静

责任编辑:杨洁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农民工缺乏职业病防护知识
  • 农民工缺乏职业病防护知识
  •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发展规划(…
  • 农民工未缴工伤保险出工伤如何处理
  • 一旦工伤,82.6%的农民工怎么办
  • 农民工未缴工伤保险出工伤如何处理
  • 一旦工伤,82.6%的农民工怎么办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用户信息中心

  • 查看购物车详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