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蓄电池职业危害的控制与预防

  •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25日
  • 作者:上海江森自控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
  • 来源:上海江森自控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
  • 浏览:
  • 查看所有评论
  • }">打印文章

  因为生产作业场所大量存在铅尘、铅烟、酸雾、噪音、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蓄电池行业的职业卫生工作一向难度较大,而上海江森自控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成立10余年来,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迄今为止,公司未发生1例职业病病例,生产作业场所员工的平均血铅水平远低于同行业水平,公司先后通过了ISO14001和OHSAS18001认证。2006年,在全国第一届职业卫生示范企业评选中,该公司获得“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的称号。

  上海江森自控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投资5 500万美元,占地6.1万m2,其中绿化面积达27.2%。公司目前有员工400余人,2005年产量300多万只。该公司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是公司发展的保障,因此,公司从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一、危害因素的

  工程性预防控制

  铅和酸是蓄电池制造的主要原材料,公司每年生产消耗铅和酸分别达到数万吨和数千吨,预防和控制铅和酸的危害,尤其是铅的危害,成为公司职业卫生和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工厂设计之初,本着“保护环境、负责社会”的理念,公司采取各种工程性预防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1. 通风系统

  公司厂区周围有19套通风系统,为密闭的厂房提供新鲜空气,为了保证空气的新鲜,进风口周围均有绿化。对通风系统进行保养,每年更换进风口的过滤袋。为保证有效过滤,从2005年开始,又将单层过滤袋改为双层,并调整了过滤袋的更换频率。为了调节不同季节对风量的要求,公司将GGA(绿色装配)区域的送风改成变频控制,下一步还计划将注塑等区域的送风改成变频控制。

  2. 除尘系统

  为避免铅尘或铅烟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到工作环境中,公司在所有有可能产生铅尘或铅烟的设备上都安装了吸尘装置,不管是可能产生烟气的炉子上,还是员工的操作平台上,甚至在丢弃废料的回收桶上,都安装有吸尘管道或吸尘罩,大大降低潜在的环境铅污染。

  吸尘装置通过地下管道连接位于制粉区的硕大的吸尘器,铅尘经过过滤袋收集后由专业工厂处理可回收利用。

  3.酸雾收集系统

  蓄电池生产的另外一种重要原料是浓硫酸,浓硫酸稀释后作为电解液被注入电池,然后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会产生酸雾,酸雾不仅会导致设备老化,还会对人体造成诸如牙齿酸蚀症、鼻粘膜萎缩、支气管炎等健康危害。

  公司在充电工作台下方密布无数洞眼,酸雾正是通过这无数的洞眼,经过地下管道被吸收到7台酸雾收集装置中,大大降低了对员工健康的危害和对设备的腐蚀,又可回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近几年来,公司又陆续引进水浴化成新工艺,化成时放下盖板,进一步降低酸雾的风险。

  4.机械手操作

  蓄电池制造行业绝大多数的岗位还是机械加人工进行操作,为了减少员工接触相关的职业危害因素,公司在部分岗位推行机械手操作,在GGA区域的流水线上,极板入槽工序很容易引起铅尘扬起,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避免了员工的铅接触。环氧乙烷也被认为是一种对健康有影响的危害因素,历来由人工进行的上热溶胶工序,2004年也改由机械手操作,避免员工与环氧乙烷的接触。

  5.员工休息室

  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公司有一项专门的规定,禁止员工在工作区域吸烟、进食、饮水、咀嚼口香糖等等。同时,我们在每个区域为员工建造有员工休息室,休息室内配备有空调、饮水设施,休息室附近还有洗手设施。

  为防范氧化制粉区设备可能产生的铅粉泄漏,在厂房设计时特意将该区域设计为整个厂区的负压中心。为确保该区域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去年专门为该区域的休息室安装了送新风装置,将厂房外的新鲜空气直接送进该休息室,使休息室成为正压,从而保证了铅粉不会进入员工休息室。

  二、危害因素的

  管理性预防控制

  1.经费保障

  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对事故处理和疾病治疗是投入少产出多,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做好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保障。秉承公司职业安全健康至上的理念,公司成立初期就有约占总投资额1/10的资金用于环保、职业卫生和安全。其后,公司每年在职业病防治和安全生产投入的经费都近100万元人民币。

  2004年公司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近227万元人民币,还不包括人员的费用。其中,劳防用品占17%,员工职业体检和血铅监护费用占7%,职业病津贴、工伤保险、员工疗养以及防暑保健药品饮料占39%,职业环境危害因素的检测、预防、治理及相关设备的维护费用占37%。

  2005年,仅添置新的除尘设备就达115万元人民币,员工职业病预防津贴调整增加,劳防用品的升级等等,全年投入的费用高达420多万元,同比增长87%。

  2.危害因素评估

  每个生产区域相应工作岗位均可能有其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因素,我们根据OHSAS的要求,书面列出了每个岗位可能会导致职业健康安全危害的危害源,并由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小组对相关危害源进行评估,由此对全公司所有岗位的危害因素有了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危害程度进行相应分类标识,从而为采取进一步对策和整改措施奠定了基础。

  3. 标识和告知

  公司在可能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和岗位设立警示标识牌,随时提醒员工注意预防;在醒目位置公示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在员工的劳动合同文本中告知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新进员工培训告知有关职业危害因素以及预防控制措施;血铅监护结果及时书面告知员工并签字认可。

  4. 限制性区域

  由于氧化制粉区的特点,为确保铅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外泄,我们将氧化制粉区设定为限制性区域,非经许可不得进入该区域,并关闭制粉区大门,依托通风—吸尘系统,使制粉区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保证了整个厂区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对于在该区域工作的员工或者经批准同意进入该区域的员工,公司在制粉区3个入口处都设置了专用箱,放置防尘口罩和耳塞,要求每位进入制粉区的员工或外来人员都必须使用,以确保身体健康。

  5.职业体检

  公司从1998年投产以来,所有的新进员工均进行体检,其中操作员工则由具有职业体检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每年对在岗员工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体检项目除规定的以外,还根据社会上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每年有所侧重地增加体检项目,体检率达到100%,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体员工的健康监护档案。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后,开始对离岗员工进行离岗体检。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职业健康体检中,未发现1例职业病病例。

  6.血铅重点监护

  公司除根据国家规定每年进行相应的职业体检外,还根据公司自身特点对所有接触铅的员工进行以血铅检查为重点的健康监护。按照员工工作的区域及岗位不同,将员工分为直接铅接触和间接铅接触,对直接铅接触的员工每季度组织进行血铅检查,对间接铅接触的员工每半年进行1次血铅检查,所有员工均按照相应频度参加血铅健康监护。

  血铅检查后,所有员工均可收到告知血铅结果的书面通知,员工还需在签收单上签字。公司健康和安全委员会每月例会进行血铅检查情况的分析和讨论。血铅检查汇总报告张贴在相关布告栏上。

  血铅检查结果偏高的员工被作为重点员工,列入血铅观察名单。持续排列前几位的员工将由公司总经理、生产部经理和公司医生共同进行个别谈话;其余重点员工由公司医生进行咨询,分析血铅升高原因,探讨降低的办法和措施。如连续3次血铅大于40ug/dl,将启动医学离岗程序,该员工将被调离原岗位。

  三、 危害因素的

  个人保护性预防控制

  1. 正确配备和使用劳防用品

  我们为每个岗位制定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每位新进操作员工在进行导向培训时,都必须进行正确佩戴劳防用品的培训,公司定期检查操作员工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2. 督促员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由于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途径进入,危害人体健康,公司在千方百计降低工作岗位空气铅浓度、发放防尘防毒口罩等注重员工呼吸道预防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关注员工消化道的预防。由于手和手臂被铅污染不易被肉眼发现,且一般洗手又不易清除,如何才能提高员工对洗手的重视程度?公司将洗手程序作为培训内容进行培训,不仅要求用肥皂洗手,还要求用洗手刷刷手和清洗前臂;在公司洗手设施旁张贴标准洗手图片,以便在洗手时提醒员工。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公司又配制专门的洗手检查液,利用检查液与铅形成黑色硫化铅的原理,每周检查员工洗手等个人卫生情况,检查结果在餐厅员工信息栏公布,以督促员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公司在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预防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在第一届“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的评选中被评为“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forest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