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度关注 今日话题 安全法规
易安评论 工伤保险 下载中心

安全技术 安全评价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 事故案例 安 全 月

职业健康 原创大赛 易安商城
生活安全 安全文艺 展会信息

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搜索
 
2010年国际职业安全健康重大事件回顾
作者:宁远   文章来源:《劳动保护》杂志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30 10:56:35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2010年,世界各地发生许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牵动了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的神经。在BP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美国总统奥巴马4度前往墨西哥湾沿海视察。在智利被困33名矿工成功升井的过程中,总统皮涅拉挨个拥抱获救矿工。这些生产安全事故,成了一部部活生生的教材,也成了一个个需时刻铭记的警钟。

    1.美国上大枝煤矿爆炸事故

    2010年4月5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上大枝煤矿(UBB)发生一起爆炸事故,导致29名矿工遇难,成为美国近40年来最严重的矿难。上大枝煤矿爆炸事故发生在交接班时间,事故原因初步认定为由于瓦斯聚集、空气混入煤尘燃烧所致。

    在事故发生之前,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曾花费1年多时间,强制上大枝煤矿遵章守法。2009年,上大枝煤矿再次经历了违章高峰期。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向该矿发出了515份执法文书,在2010年事故发生前又发出了124份执法文书。针对该矿的各种违章行为,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开出了总计110万美元的罚款通知。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向上大枝煤矿发出的执法文书,数量上远远超出了美国煤矿执法文书的平均水平。在2009年的执法文书中,39%以上是针对其“重大违章”行为的。2009年,因上大枝煤矿蓄意重复违章,可能导致重大事故隐患,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向其发出了48份撤离令。

    上大枝煤矿事故进一步暴露了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执法手段的众多缺陷。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不可能每一天每一班都派员到每一座矿井进行监察,许多矿山经营者和企业危险行业的雇主愿意承担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的责任,但仍有一些经营者利用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不能每时每刻进行监察的情况,算计着如果遵守安全健康法规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权衡着如果违反安全健康法规有无可能被抓住。他们以投机的心理来对待安全与健康问题。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需要更多的手段来调查和处罚不法行为,增强威慑作用。

    2.BP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2010年4月20日,BP公司位于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井喷爆炸着火,36h后沉没,导致11人死亡、17人受伤。2010年4月24日,事故平台底部油井开始漏油,持续了87天,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故。

    事故发生后,BP公司启动应急预案,自2010年5月4日开始,先后通过安装控油罩控油、安装吸油管回收原油、采用顶部压井法、采用“盖帽法”引流漏油、“静态封堵法”封井、救援井彻底封堵,直至2010年9月19日漏油井被彻底封死。在实施油井封堵的同时,美国政府和BP公司全力开展了海面及海岸清污工作。海面清污主要采用分散剂、可控燃烧和机械收油等方法,收集或消除溢出油品。海岸清污采用围油栏法,保护海岸线,防治海面浮油侵入。

    此外,BP公司还启动了一系列响应和联动程序。一是在休斯敦成立事故应急指挥中心,下设联络处、信息发布与宣传报道组、油污清理组、井喷事故处理组、专家技术组等机构;二是迅速调集全球资源,并聘请埃克森、道达尔等公司的专家组建危机管理智囊团;三是在24h内成立漏油事故调查组;四是在沿岸五洲组建墨西哥海岸恢复组织;五是建立理赔程序和专门受理机构。事故发生后,BP公司在其官方网站设置了漏油事故应对专栏,第一时间发布和更新有关漏油事故的进展情况。

    2010年12月15日,美国政府就BP公司等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相关的企业提起诉讼,BP公司将面临高达210亿美元的罚金。此前BP公司已同意向一赔偿基金支付200亿美元,用于赔偿墨西哥湾沿岸居民。这次诉讼带来的任何罚金都将另行计算,最终的赔偿数目将取决于美国政府能否证明BP公司存在重大过失。起诉书声称,BP公司及其他被告(不包括劳埃德(Lloyd)牵头的银团),应为Macondo油井修建过程中的至少9个失误负责。这些失误导致了2010年4月20日的平台事故和随后发生的爆炸。

    3.俄罗斯拉斯帕德斯卡亚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2010年5月8日晚和9日凌晨(当地时间),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克麦罗沃州的拉斯帕德斯卡亚煤矿井下起火,引发2次瓦斯爆炸,导致71名矿工和19名矿山救护队员死亡。拉斯帕德斯卡亚煤矿始建于1973年,是俄罗斯最大的矿井,其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先进行列。

    调查人员证实,爆炸是由瓦斯引发的。第一次爆炸发生后,有295人从井下撤离到了地面。第二次爆炸破坏了该矿的主风井,使井下供风量剧降,并造成19名救护队员失踪。爆炸损坏了矿井内的通风设备,井内充满煤尘和瓦斯。救援面临的另一主要威胁是井内积水不断上涨,受困矿工和救援人员所处位置情况危急。当地时间9日深夜,救援行动恢复正常。

    与以往俄罗斯矿难多源于煤矿设施陈旧不同的是,这次发生事故的煤矿开采设施先进,很多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是俄罗斯最先进的煤矿之一。这次矿难更多源于人为因素,体现了俄罗斯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3个方面的缺陷:一是为降低成本,在安全保障措施上“挖墙脚”;俄罗斯采矿业现行的安全生产标准不够严格;俄罗斯采矿业普遍实行定额制度,鼓励矿工更快更多采煤,却忽视安全作业规范,甚至用浸过水的碎布将瓦斯检测器盖住。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的报道,在发生爆炸事故之前,井下曾起火燃烧达数日之久,该矿管理层却故意隐瞒不报。拉斯帕德斯卡亚煤矿事故后,俄罗斯总理普京说,必须赋予国家技术监督局以相应权力,对涉嫌违法安全法规的煤矿实行关闭,并对煤矿负责人予以停职。同时,在该局内建立一个专职的矿业监督机构。

    4.土耳其卡拉丹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2010年5月17日下午(土耳其当地时间),土耳其北部黑海地区宗古尔达克省卡拉丹(Karadon)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导致30人死亡,11人受伤。事故发生时,共有41名矿工在540m深的井下作业。事故发生后,有11名矿工立即获救,其余30名矿工被困井下。救护队员在井筒附近找到19具遗体,在爆炸点附近找到9具遗体,2名矿工失踪。

    该爆炸事故是由于煤矿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导致的。在爆炸事故发生后,矿工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据调查,由于煤矿私有化和工程分包,私营煤矿雇主无视矿工的安全和健康权益,同时缺少培训和玩忽职守,最终导致了事故发生。

    土耳其煤矿事故发生率居欧洲首位,是欧洲平均事故率的4倍多,几乎所有的事故都涉及瓦斯爆炸、冒顶和瓦斯中毒。近年来,土耳其煤矿的矿工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1955-2009年,煤矿事故共导致1687名矿工死亡。2010年1-5月,土耳其共发生26起煤矿事故,导致65名矿工死亡。土耳其劳工部长称,煤矿企业追求更高利润的欲望,造成了“可变通安全要求的作业环境”、新招矿工缺乏培训、安全监察人员马虎从事等问题。土耳其矿工总工会2010年3月发布的报告称,该国98%的煤矿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主要问题是安全监察流于形式、管理失误和安全教育缺失。此外,安全违章和设备陈旧也是煤矿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5.哥伦比亚圣费尔南多煤矿爆炸事故

    2010年6月17日午夜(当地时间),位于哥伦比亚西北部的圣费尔南多煤矿在工人交接班的时候,井下一条近2km的大巷发生爆炸,导致73名矿工死亡。爆炸很强烈,矿井周围数千米区域均有震感。

    遇难矿工是由于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窒息而死亡。由于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和温度都很高,致使救援工作难以开展。

    哥伦比亚地质与采矿研究院对圣费尔南多煤矿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矿没有装备瓦斯检测仪,也没有安装抽风机。这起矿难凸显了哥伦比亚煤矿的安全问题。哥伦比亚地质与采矿研究院院长表示,哥伦比亚大多数煤矿事故,是由于电机火花或短路引起的。哥伦比亚的煤矿,包括大量无证开采的非法煤矿,工作条件特别危险。鉴于这种状况,必须对采矿业进行改革。

    6.智利33名矿工被困69天后成功升井

    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坍塌事故,33名矿工被困井下700m深处。69天后的2010年10月13日,33名矿工全部成功升井。

    这一矿难营救历程为: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坍塌;8月7日,救援人员通过一个通风井朝避难处前进时被阻;8月22日,受困人员上方被打通了一条直径约为15cm的小通道,测深定位仪抵矿工所处位置;8月23日,食物、饮水与药物送抵矿工手上;8月30日,营救人员开钻一个直径为66cm的救生通道;9月17日,救援钻孔机抵达矿工受困处;9月25日,重达420kg的救生舱运抵圣何塞铜矿;10月9日,完成救援井钻挖工程;10月11日,救援人员完成利用金属管补强救援井作业;10月13日,救出第一位遇险矿工。严谨的救援态度、周密的救援方案(3套方案)和现代化装备(“胶囊”救生舱),是33名矿工重返地面的重要原因。

    33名矿工地下生活的“四法宝”为:节制吃喝,每人每餐摄入2200cal热量,以保持“苗条”身材;适度娱乐,矿工们时常在井下玩纸牌、多米诺骨牌和掷骰子游戏,用音乐播放器听音乐,并借助小型电视接收器观看了一场足球比赛,他们自己还组织踢足球比赛;保持交流,矿工们时常与家人互通书信、打电话、视频通话,还能读报纸,同时借助小型高清摄像机记录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传到地面上与家人分享;组织有序,矿工们在井下设置了生活区、淋浴区、垃圾区,矿工们分成小组,轮班工作。

    7.新西兰派克河煤矿发生爆炸事故

    2010年11月19日,新西兰派克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井下作业的矿工中仅有2人逃生,29人被困。11月24日下午,派克河煤矿再度发生第二次爆炸,爆炸威力超过前一次。新西兰警方随后宣布,因该矿井19日爆炸而受困井下的29个矿工,已无生还可能。11月26日,该煤矿发生第三次爆炸,持续大约20s,爆炸规模比前两次小。第三次爆炸发生时,救援人员代表在煤矿聚集,他们离矿井入口数千米,没有遭受危险。

    29名受困矿工全部遇难,震惊了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他第一时间面对媒体和公众,发表致哀悼词,称这起矿难是“国家的灾难”。约翰•基24日宣布,政府机构和办公楼于25日下半旗,向29位遇难矿工致哀。这是新西兰96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矿难。该事故所在的煤矿曾于1896年发生瓦斯爆炸,导致65人死亡。

    8.柬埔寨金边严重踩踏事故

    2010年11月22日是柬埔寨“送水节”三天中的最后一天,当晚超过200万人观看了龙舟比赛,随后一些在岸边的群众涌向一座桥,试图过桥登上湄公河钻石岛欣赏岛上的音乐会。在拥挤的人群中,有人放出谣言,“钻石桥坏了”“桥要垮塌了”。在这座长百余米、宽5m的桥上,人群的情绪突然失控。警方无力控制人流从双方向涌上这座原本计划“单行”的桥梁,双方向的人流在桥梁上拥挤推搡,窄桥摇晃后,恐慌突然爆发了。在人们争相奔跑时,一些人被挤入河中,一些人被迫跳入河中,一些人跌倒在桥面上遭人反复踩踏。

    柬埔寨金边严重踩踏事故共导致347人死亡,700多人受伤。柬埔寨首相洪森称这次踩踏事件是柬埔寨30多年来的“最大悲剧”,并将25定为“全国哀悼日”。 柬埔寨决定建造一座纪念碑,以缅怀这次踩踏事件的死难者。
   
    此外,2010年世界各地空难不断。1月25日,一架埃塞俄比亚客机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机场起飞后不久坠入地中海,机上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4月10日,波兰前总统卡钦斯基乘坐的专机在前往参加纪念“卡廷”事件受害者活动时,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失事,机上96人无一生还;5月12日,利比亚非洲航空公司一架由南非约翰内斯堡飞抵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机场的客机在降落时发生爆炸,机上104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中仅一名荷兰籍儿童幸存;5月17日,阿富汗帕米尔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阿富汗帕尔万省戈尔班德地区坠毁,机上5名机组成员和38名乘客全部遇难;5月22日,印度航空公司旗下一架波音737客机在印度西南部卡纳塔克邦的门格洛尔机场失事,共158人遇难;7月28日,一架载有152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空客A321客机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北部的默尔加拉山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11月4日,古巴加勒比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当天在古巴中部城市圣斯皮里图斯附近坠毁,机上68人全部遇难。

    职业健康重大事件及活动
   
    职业健康一直是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2010年3月,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新版的国际职业病名单。2010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艾滋病毒 / 艾滋病和劳动世界建议书》。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制定新的国际劳工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各成员国职业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欧盟2008年和2009年在泛欧洲范围内开展了以“风险评估”为主题的“健康工作场所”活动。在成功举办该活动的基础上,2010年和2011年,欧盟将开展以“安全保持”为主题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活动。

    1.国际劳工组织通过2010年版国际职业病名单

    2010年3月25日,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第307届会议通过了2010版国际职业病名单,正式取代《关于职业病名单及职业事故和职业病的登记与报告建议书》(2002年,第194号)附件中的原名单。

    2010版国际职业病名单作为国际劳工法规之一——《关于职业病名单及职业事故和职业病的登记与报告建议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际劳工组织的183个成员国的职业病发现、认定、预防、登记、报告和赔偿政策与实践将产生重要影响。最新版的职业病名单无论在制订依据、范围、前瞻性、包容性,乃至在具体疾病的列举与术语选用上,较以前各版本职业病名单都有明显变化和新突破。该名单的发布不仅对各国职业病名单的制、修订提供了国际参照标准,也给各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2010版国际职业病名单保持了2002年版名单的分类法,把职业病仍按4类列出:由物质和因素导致的疾病、靶器官系统疾病、职业癌、其他类疾病。2010版国际职业病名单除了单列的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名单相一致的97类(组、种)具体疾病外,每大类疾病单元里还有一个综合性条目。这些综合性条目使该名单成为一个全面开放性名单,允许各大类单元里没有列举的疾病,只要有科学证据证明是工作原因所致,或由政府主管当局根据本国情况和实践确定是职业造成的疾病,都可以认定为职业病。2010版国际职业病名单还首次增设了精神和行为障碍栏目,并在栏目下具体列出了“创伤后应急障碍”和一个开放性题目。

    2.国际劳工组织通过《艾滋病毒 / 艾滋病和劳动世界建议书》

    2010 年 6 月 17 日,国际劳工组织第 99 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艾滋病毒/艾滋病和劳动世界建议书》。该建议书是第一个有关工作领域艾滋病问题的国际劳工标准,旨在加强工作单位对于艾滋病预防、治疗、护理和关爱服务的重视,消除工作场所存在的有关艾滋病的歧视问题。

    这一新的国际劳工标准经增加了有关职业健康与安全、保护临时工与移民工等方面的规定。建议书中提出,应对艾滋病的行动应被视为有助于实现所有人的人权与基本自由,包括劳工及其家人和受抚养人;艾滋病应当被看作一个工作场所的问题来处理,雇主和各种劳工组织应当充分参与应对艾滋病的行动;劳工及其家人和受抚养人有权获得和享有艾滋病预防、治疗、护理和关爱服务,工作单位应为他们获得这些服务提供便利条件。

    3.欧盟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活动

    2010年4月28日,欧洲职业安全健康局在纪念“世界职业安全卫生日”之际,正式启动了为期2年的泛欧洲“工作场所健康促进(WHP)”活动,主题为“安全保持”。该活动主要是在欧盟及其27个成员国开展系列活动,目前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安全文化活动。知识、经验分享将成为该活动的核心内容,欧洲许多公司都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计划”,如鼓励工人改善饮食水平;为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帮助他们辨识员工的压力状况等。

    2010年10月25-29日,欧洲30多个国家举办了“欧洲职业安全健康周”活动,“安全保持”成了各国活动关注的焦点。在活动期间,欧洲职业安全健康局组织了上百场会议、展览和培训活动。

文章录入:瑞明    责任编辑:瑞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京ICP备09026624号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06011321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