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最新日志
载入中.......................
最新评论
载入中.......................
//最新回复
载入中.......................
友情链接
站点信息
载入中.......................
博客首页 
{实现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全方位优化和重构}

实现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全方位优化和重构

——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表面上看,这是13个方面相关职能的合并,但是这次整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从体制上“动手术”,是一次全方位的优化和重构。

●应急管理部组建后,将大力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而政务信息化无疑是加快这一进程的根本路径之一,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应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各种途径,提高各级党政机构及民众对应急管理的认识水平,建立起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在预防及应对上下大功夫。

●以前的体制机制不能适应现在的应急管理需要,因此,在充分实现职能优化、业务梳理、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应赋予基层机构相应自主权,可使改革为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地造福群众。推动顶层设计、基层探索有机结合,必然能带来多赢局面。

记者 韩歌

历史长河奔流向前,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与时俱进,应急管理部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步入了新时代。

组建应急管理部的重大意义何在?日前,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是顺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导向,实现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全方位优化和重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从体制上“动手术”,是一次全方位的优化和重构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经历了两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改革,是在2003年“非典”事件后,从常规化转向综合协调型应急管理体制。汪玉凯表示,这15年来,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从理念转变、机制确立、体制重构到预案建立完善等,应急管理工作的大体格局已经形成。然而,机构设置仍相当分散,存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弊端,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拳头”,难以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用在关键处。

如今,我国应急管理体制迎来了又一次重大改革,应急管理部正在有序组建中,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职责和国务院办公厅应急管理、公安部消防、民政部救灾等部门的相关职责都被纳入其中。

“表面上看,这是13个方面相关职能的合并,但是这次整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从体制上‘动手术’,是一次全方位的优化和重构。”汪玉凯称,“这次改革视野宽、站位高,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把改革机构、优化职能、提高效能作为着力点,极具战略性和前瞻性。”

从宏观上看,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差异很大,不确定因素很多,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导致近年来各类事故、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汪玉凯表示,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不能从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上确定一个硬性架构的话,很难做到保障有力。

“没有强有力的保障,就很难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汪玉凯认为,“组建应急管理部,是顺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体现了‘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我们需要从职能上进行优化,从业务上进行梳理,从流程上进行再造,从而用新发展理念来构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

而从微观上看,大数据时代业已来临。汪玉凯认为,组建应急管理部有利于相关数据的整合、应用,从而为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此外,应急资源的整合也是组建应急管理部的重大意义之一。过去,各类资源十分分散,而大灾大难一旦到来,往往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资源的支持,不仅包括应急储备资源,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支持。应急管理部组建后,将实现在应急资源储备和调度及各方力量的整合与共享。“尤其是消防和森林防火两支队伍的加入,他们将为应对各类事故、灾难作出突出贡献。”

汪玉凯称,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既立足当前也着眼长远,能够有效避免多头管理、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的现象,实现对生产安全事故、火灾、地震、水旱灾害等综合协调统一管理,从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出发,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进而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用政务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

按照党的十九大设定的路线图,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此,汪玉凯表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扫清体制机制的障碍,而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正是践行这一战略的生动注脚。

汪玉凯认为,应急管理部组建后,将大力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而政务信息化无疑是加快这一进程的根本路径之一,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各部门对互联网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赖度已经很高,但人民群众的需求与目前的管理手段存在一定的脱节。那么,未来如何利用政务信息化来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对此,汪玉凯给出两点建议。首先,从整体化入手,构建应急管理系统的大数据中心,实现大平台数据共享,加大对既有平台的整合融合力度,实现一体化,打破信息孤岛。

其次,着眼于“开放”二字,形成以数据为支撑的应急管理能力。有学者推算,我国80%的公共数据由政府掌握,政府堪称最大的公共数据源。要让数据流动起来,实现对政务数据资源的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形成以数据为支撑的应急管理能力,增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过去,13个部门,灾情发布都是各自发布各自的,民众很难在某一个发布平台看到灾情全貌。通过平台整合、数据共享,就能实现信息的统一发布,就意味着所有事故、灾难的数据都可以通过应急管理部的权威发布渠道获得。”汪玉凯以灾情发布为例,讲述了实现政务信息化对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意义,“从防灾到减灾、救灾,政务信息化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汪玉凯还提到:“用政务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篇大文章,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更新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思维,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潮流,顺势而上;另一方面,要抓住机构改革的契机,通过对应急管理系统的流程再造、业务优化,让现代信息技术派上大用场。

“实现应急管理现代化,有助于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这对于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汪玉凯说。

大破大立仍要对挑战保持清醒认识

机构改革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汪玉凯表示,“大破大立仍要对挑战保持清醒认识,做到稳中求进”。

改革开放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汪玉凯认为这样的经济发展成就堪称“奇迹”,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在目前情况下很难继续下去。

“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导致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今后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成为我们应急管理工作的挑战。”汪玉凯称,“这种挑战是长期的,我们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正确看待这一问题,转变思维方式,从而预防各类事故、灾难的发生。”

汪玉凯表示,这种转变,从根本上讲,应从落实新发展理念入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体到应急管理上,应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各种途径,提高各级党政机构及民众对应急管理的认识水平,建立起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在预防及应对上下大功夫。

此次机构改革给省级及以下地方机构更多自主权,应急管理部如何形成强有力的架构,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付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进而处理好与地方的关系,体现优化、协同、高效的理念,是另一项挑战。

“以前的体制机制不能适应现在的应急管理需要,因此,在充分实现职能优化、业务梳理、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应赋予基层机构相应自主权,可使改革为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地造福群众。推动顶层设计、基层探索有机结合,必然能带来多赢局面。”汪玉凯说。

此外,汪玉凯表示,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发展高歌猛进,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金刚钻”,建立起智慧型应急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其作用,迎接智慧社会的到来,也是挑战之一。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汪玉凯表示,“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必将随着国家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发挥作用而迎来大发展。”

自由空间 2018-4-24 21:34:00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