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怎样实现零事故、零伤害

怎样实现“零事故、零伤害”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龙明飞︱文

 

企业安全生产能不能实现零事故、零伤害?答案是肯定的,一定能。因为,企业的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但是,对于一个集团公司而言,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很难做到;如果对一个项目而言,理论上可行,实际也能做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着重强调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快安全监管的改革创新,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中国,还有一些专家学者,为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零事故、零伤害,倾心致力于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的研究,观点很多。但是,什么是长效机制?至今为止,给人的印象仍然模糊、抽象、零乱。总结现在有权威的、有代表性的观点,如原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提出的“五要素”理论,即: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以及张德江副总理提出的“三深化”、“三推进”。三深化,即: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深化依法监管,持续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深化专项整治,狠抓隐患排查治理。三推进,即: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安全保障和救援能力;推进安全达标,强化安全基层基础;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构建安全防范体系。建立完善 “责任落实、基础扎实、投入到位、管理规范”的安全保证体系,等等。这些论点和工作举措,对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设、实现零事故、零伤害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意义。这就给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一项新的课题,企业应该加快研究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并转化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通过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传达到企业的每一名员工,使之成为企业内每一名员工安全生产的自觉行动。

显然,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追求零事故、零伤害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终极目标。改革创新安全生产管理,追寻安全生产零事故、零伤害的实现途径和工作方法尤为迫切。众所周知,安全生产要实现零事故、零伤害的目标,途径绝不会平坦。而且没有捷径可走,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思想、观念、行为、方法上不断地改革创新发展,在实践中再持续改进。企业安全生产要经过全体员工长期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零事故、零伤害的安全目标。因此,安全生产工作一定要循序渐进。具体的做法,对企业而言,首要的问题是遏制住大事故,控制住事故总量;对一个项目,具体到负责的公司而言,首要的问题是努力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即要做到:设备无隐患、人员无违章、安全无事故。综观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各单位在专业、管理和文化上存在差别,这就决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形式与方法各有侧重、各有不同。但是,法律法规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形式与方法的优劣,判定的唯一标准就是——适合企业特点的、管用的、可行的、有效的就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可以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动态循环,通过企业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更好地促进企业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

怎样实现零事故、零伤害呢?

企业应该以安全风险控制为主线,不断弘扬安全自警、安全自律、安全自觉的安全文化。从而使得安全管理能够自觉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度上周密细致、方法上科学合理、执行上坚定有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确保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落到实处。

当前,企业的安全生产离零事故、零伤害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张德江副总理概括为“三高两低”的格局在企业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三高两低,即:安全生产事故总量高、特大事故发生频率高、安全风险高、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低。指出的“五个不够”仍然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普遍存在,即:安全发展意识不够强、安全法制手段不够硬、安全工作基础不够牢、安全整治措施不够实、安全管理和监督不够严。针对这些问题,只要企业的领导能牢牢把握好正确的前进方向,努力打造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工作格局。严格执行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逐步纯洁企业的内部环境,使企业能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快培育与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善于用文化的力量感召人、凝聚人、激励人、鼓舞人、影响人。在工作中要坚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断改进、重在实效。坚定不移地秉承与操守,企业的安全生产就一定能实现零事故、零伤害。

如何确保实现零事故、零伤害呢?

企业通行的做法是: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并考核兑现;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培训,完善应急救援等。这些方法与举措,与企业确保实现零事故、零伤害的目标,明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制定的制度、目标本身不合理。存在系统性不足、可执行性差、忽视制度执行的配套工作、制定的制度不稳定;二是安全文化建设不到位。存在管理层不重视,员工安全意识弱;三是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企业出现问题后,习惯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未从制度上查找原因和落实整改措施,使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四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实。培训内容与实际不符、培训方式方法不合理,考试走过场、敷衍了事,培训未获得想要的效果。五是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因此,企业安全生产违规、违章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为了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零伤害。在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这些管理体系是通过建立运行手册,明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完善的规章制度、机构设置、岗位职责,并强化实施运行过程的检查纠正、管理评审与控制,周而复始地坚持“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管理评审”等活动。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日臻完善,使企业安全生产措施更加有效,依法生产更加坚决,保障能力更加充分,生产效益更加提高。虽然,国外的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也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但是,深入分析国际上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好经验、好做法,如果直接引用到中国的企业,就会存在一些 “水土不服”。主要表现在:国际上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理念性的东西较多,实现的途径和方法较少,缺乏中国文化元素和适合中国国情的安全管理特色。因此,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应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际,创造适合中国特色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企业应充分开展调研和策划,做好制度体系设计。企业在制度起草前,必须认真研究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上位制度,并充分借鉴现行成熟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工具,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层次清晰、相互支撑和相互衔接的管理体系。严格制度审核把关,明确制度执行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制度的评估,不断对制度进行优化完善。

强化标准制度执行。根据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国情积极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加快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整合,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标准制度的执行,主要举措:一靠宣传、二靠培训、三靠强化监督考核。对于培训而言,要注重培训效果,方法不同,效果不一样。生硬的说教,照本宣科标准制度的相关条款,可能使员工产生对立情绪,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发自情感的教育,结合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生的事故案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读制定的标准制度,教育感化员工,可能会产生共识与共鸣,效果就不同。如,开展我的一次违章经历的宣讲活动,虽然,有的违章没有造成事故,但是,让员工当教员,大家感同身受。谈教训、思后果,惊心肉跳,效果非常好;也可以把违章的过程、以及违章可能造成的各种后果,制成动漫,用动漫的形式放给大家看,让大家学,同样可以给员工带来视角上的冲击、思想上的反省,培训的效果也非常好。对于监督考核而言,首先,要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企业应整合安全监督力量,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形成“归口负责、综合监督、外部推动”的管理模式。其次,健全考核和问责机制。坚持问责与整改并重,在考核和问责制度执行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公开,从而提高员工对问责结果的认同度。对事故调查处理发现有漏洞、缺陷的标准制度,及时启动制定修订工作。对事故暴露出现的问题,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对履职不力、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所有问题应该按照“三定原则”(即: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形成闭环管理。企业标准制度的执行,领导应该率先垂范,企业应该坚持公正公开的监督和问责,才能使企业的标准制度落到实处。

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安全生产规划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既要考虑和重视生产经营方面的指标,也要考虑和重视安全生产方面的指标。制定安全生产规划的主要目的

——定义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指导原则,确定安全生产战略,下达各部门、各公司的安全生产指标任务,协调各部门、各公司的安全生产活动,统筹各方力量,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规划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围绕如何实现目标作出部署,规划是一个时间段的整体布局,一般为35年。因此,制定的目标要把握好节奏,有序推进。针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应首先解决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技能和责任心的问题;其次,解决基层管理和执行力的问题;然后,解决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问题;进而解决体制、机制、制度建设的问题;最后,才是解决培育企业安全文化的问题等。注意方法和举措,规划不是空洞的,实现规划的目标任务需要方法和举措承载。方向正确,方法举措得当,才能保证目标任务的实现。

企业安全保障条件。保障条件是支撑规划落到实处的前提,目标任务明晰、战略战术正确,方法举措得当,如果没有保障条件,仍然是一句空话。保障条件涉及到组织领导、职责权力、制度机制、科技装备、安全投入等。为了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应当细化年度工作计划,从自身安全生产的特点和性质出发,立足长远,要围绕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划,既要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规划的连贯性,又要突出计划的阶段性;既要放眼大目标,解决前瞻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又要列出适应自身工作特点的小目标。切实解决影响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既要有利于持续改进,又要有所重点突破。关键是体现在方法途径的战术上,谨防形式主义。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落脚在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致力于环境安全、设备可靠、行为规范、尤其在员工的违章上。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主要体现在:权力与义务对等、职责与责任对应、工作可以量化、检查要有标准、考核要有尺度。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注意目标管理中运行的反馈。为保证实现目标,通常运行反馈分事前、事中、事后反馈三种形式。事前反馈,需要广泛征求各部门和员工的意见,使目标制定符合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恰如其分。能够发挥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这是控制目标的正确方向和运行基础;事中反馈,是在运行中为实现目标任务,由各部门预想困难,制定预案,防止风险偏离的积极应对,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及时研究、及时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定人、定时间、定措施加快解决;事后反馈,是事态发生后的调整和纠偏,需要认真总结,精心分析执行控制目标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地持续改进提高,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日臻完善。

二是,要注意监测控制。主要是对设定目标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有效的监测。监测控制有两个注意的要点:一是时间节点;二是风险信号。及时发现干扰,通过冷静思考,科学分析,迅即反应。

三是,要注意调节权变。主要是依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因素,及时应对,调整纠偏,使得既有目标得以实现。

总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要想实现零事故、零伤害的安全目标,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任重而道远。企业既要致力于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又要努力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并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持续有效运转,逐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使零事故、零伤害的目标早日能够实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前车之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