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论风险评价在风险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风险控制对策的原则、选择控制措施应考虑的因素等进行了探讨。在总结风险控制措施的概念、方法步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措施。

论文关键词:企业安全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控制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飞速发展和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企业重视对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 

“风险”一词的由来,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期,以打鱼捕捞为生的渔民们,每次出海前都要祈祷,祈求神灵保佑自己能够平安归来,其中主要的祈祷内容就是让神灵保佑自己在出海时能够风平浪静、满载而归;他们在长期的捕捞实践中,深深的体会到“风”给他们带来的无法预测无法确定的危险,他们认识到,在出海捕捞打鱼的生活中,“风”即意味着“险”,因此有了“风险”一词的由来。

而我们所说的风险是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经营活动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程度是无法事先预知的,这些事件将对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程度。这种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就是风险。简单来说,所谓风险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们所期望的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风险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风险的出现会增加费用,减缓进度,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对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控制风险就变得非常必要。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包括:确定风险(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策划控制措施、采取控制措施。这些内容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确定风险(危害因素辨识)

1.1危害(Hazard)是可能引起的损害,包括引起疾病和外伤,财产、工厂、产品或环境破坏,招致生产损失或经济负担。

1.2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我们通过对物料性质的理解,对工艺流程或生产条件的掌握及周围作业环境的了解。对企业的厂址、厂区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及装置、粉尘等有害作业部位、工时制度和女工劳动保护及体力劳动强度、管理设施及辅助设施采取合适的辨识评价程序,建立有效的辨识评价机制,组织全员辨识。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有效的评价,确定出有害的需要优先解决的重要因素,对这些因素分类。这就是危害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依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六类。(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比如:设备、设施的缺陷,防护缺失,运动危害等。(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比如:易燃易爆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等。(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比如:致害动物、致害植物、致病微生物等。(4)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比如: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行业、心理异常等。(5)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比如: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6)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害因素分为16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按《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有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有害因素等7类。

伤害(危害)的主要方式是对人体造成伤害、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坏的方式。大部分的危险、危害因素都是通过与人体直接接触造成的伤害,爆炸是通过冲击波、火焰、飞溅物体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伤害,毒物是通过直接接触或一定区域内通过空气作用于人体,噪声是通过一定距离的空气损伤听觉的。这就要求对导致事故发生条件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基础。分析时,要对可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危害因素要给予特别的重视,要全方位的分析可产生的严重后果的危险、危害因素。然后进行风险的评价。

2.风险评价

2.1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也称危险评价或安全评价,是评价危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即对确定出的一系列危害事件从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两方面评价,并给定目标或准则对比,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2.2风险评价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使潜在或显在的危险得以控制。我们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中考虑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找出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实现本质安全。还要对潜在的事故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建立使系统安全的方案,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评价,提出纠正措施。并评价装备或生产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当评价设备设施或系统的设计危险过高时必须更改设计或者改进,当无法改进时,必须放弃这种设计方案。

2.3我们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进行预评价,对在役装置或运行系统进行现状评价,对退役系统或有害废弃物危害评价,对危险化学品专项评价,对系统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来确定风险与判别准则的符合程度,评价所要进行的活动的可行性及是否允许操作,确定是否需要特殊的预防、削减和恢复措施,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监测,确定进行改进的优先顺序。2.3.1为了便于选择评价方法,下面用表格的形式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典型评价方法,从评价目标、方法特点、适用范围、使用条件、优缺点等方面归纳。

 

根据评价对象的规模、组成部分、复杂程度、工艺类型(行业类别)、工艺过程、原料和产品、设备设施、作业条件等情况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不同类型的评价项目,可在具体评价过程中根据需要(或用户提出要求)对系统提出不同评价目标。一些评价方法,特别是定量评价方法,应用时需要有必要的统计数据(如个因素、事件、故障发生率、测量数据、评价标准目标值等)作依据;若缺少这些数据,就限制了定量评价方法。

3.策划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当我们在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评价的工作完成之后,确定出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重大危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成为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的时候。我们就要通过控制和改进重大危害因素,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减轻事故发生后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和改进重大危害因素应从下图中所示几方面重点加以考虑。

重大危害因素控制框图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应按优先顺序进行排列,风险的大小决定继续维持,还是需要采取改善措施,并列出风险控制措施计划清单。

3.1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采取无害工艺、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防爆膜、熔断器、事故排风装置等。当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有害因素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减振、消声装置等。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3.2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的因素

如果有可能,则完全消除危害或消灭风险来源,如用安全物质取代危险物质。如果不可能消除,则努力减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器。在可能的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人的心里和生理承受能力。利用技术进步改进控制。措施用于保护每一个人。将技术控制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引入计划的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需求。对于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只有在所有其他可选择的控制措施均被考虑之后,才可作为最终手段予以考虑。应急安排的需求。主动测量参数对于监测是否符合控制来说是必要的。还应考虑建立应急和疏散计划,提供与用人单位的危害有关的应急设备。

3.3风险控制的对策与措施

对于识别出的主要风险,通常都有若干不同的原因,针对每一个原因都必须有适当的控制措施加以防治。控制措施可以是设备及程序措施,要保证控制措施到位。理想上是保证控制措施的100%有效,但实际中是不可能保证100%可靠,所以也需要削减措施到位,来控制风险后果的进一步发展,以保护人员、财产和环境。对事故的后果及时实施补救措施。用以把危险和危害因素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结论

风险评价可使安全管理人员在了解企业风险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管理。利用定量风险评价的结果分析成本效益,来评价相对成本及因降低风险所取得的效益。评价可使人员熟悉在生产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提前预防。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有助于管理人员从总体上对过程进行控制。所以,我们要加强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管理部门的建设,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切实的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前车之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