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一、危险区域

1、极度危险区域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10mg/m3。
当浓度≥760mg/m3(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区域属于极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硫磺回收装置,污水汽提装置,火炬装置,酸性气管线沿途区域,气体、气分脱硫火炬罐,一、二气分脱硫部分。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2、高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介于300~760 mg/m3(198~502ppm)时,可引发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蒸馏装置蒸、常顶、减顶切水及轻烃回收回流罐切水,脱硫罐切液,轻烃回收脱丁烷塔顶酸性水,轻烃回收单元干气管线,火炬线沿途区域,瓦斯罐,瓦斯管网沿途2米之内,催化、加氢酸性水罐,催化分馏部分、稳定部分、脱硫部分、压缩机,641、642废汽油罐等。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3、中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10mg/m3~300 mg/m3(6.6~198ppm)时,可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硫磺联合装置的液硫储存及成型单元,污水场,蒸馏装置电脱盐切水、污水池。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二、中毒症状

1.轻度中毒: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痛、异物感、流涕、鼻及咽喉灼热感等症状,并伴有头昏、头痛、乏力。
2.中度中毒:立即出现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咳嗽、呼吸困难、喉部发痒、胸部压迫惑、意识障碍等症状,眼刺激症状强烈,有流泪、畏光、眼刺痛。
3.重度中毒:表现为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钝,继而出现烦躁、意识模糊、呕吐、腹泻、腹痛和抽搐,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并发肺水肿、脑水肿,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4.极重度中毒:吸入1~2口即突然倒地,瞬时呼吸停止,即“电击样”死亡。


三、中毒急救

  当硫化氢中毒事故或泄漏事故发生时,污染区的人员应迅速撤离至上风侧,并应立即呼叫或报告,不能个人贸然去处理。
有人中毒昏迷时,抢救人员必须做到:
1.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穿好防毒衣,有两个以上的人监护,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切断泄漏源。
2.进入塔、容器、下水道等事故现场,还需携带好安全带。有问题应按联络信号立即撤离现场。
3.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硫化氢。
4.尽快将伤员转移到上风向空气新鲜处,清除污染衣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立即给氧。
5.观察伤员的呼吸和意识状态,如有心跳呼吸停止,应尽快争取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护 (勿用口对口呼吸) 。
6.在到达医院开始抢救前,心肺复苏不能中断。

四、预防措施

1.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设备应尽量密闭,并设置自动报警装置。
2.对含有硫化氢的废水、废气、废渣,要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3.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密闭容器、坑、窑、地沟等工作场所,应首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采取通风排毒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
4.硫化氢作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要定期测定。
5.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好防毒面具,作业工人腰间缚以救护带或绳子。做好互保,要2人以上人员在场,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救出中毒人员。
6.患有肝炎、肾病、气管炎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硫化氢作业。
7.加强对职工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五、各行业注意事项

1、采样作业注意事项

(1)检查采样器是否完好;
(2)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向,并有专人监护;
(3)采样过程中手阀应慢慢打开,不要用扳手敲打阀门。

2、切水作业注意事项
(1)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有专人监护,站在上风向;
(2)脱水伐与脱水口应有一定距离;
(3)脱出的酸性气要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并有隔离措施,防止过路行人中毒;
(4)脱水过程中人不能离开现场,防止脱出大量的酸性气。

3、 设备内检修作业

需进入设备、容器进行检修,一般都经过吹扫、置换、加盲板、采样分析合格、办理进设备容器安全作业票后,才能进入作业。但有些设备容器在检修前,需进人排除残余的油泥、余渣,清理过程中会散发出硫化氢和油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必须做好安全措施。以下七项为设备内检修作业步骤:
(1)制定施工方案;
(2)作业人员经过安全技术培训;
(3)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携带好安全带(绳);
(4)进设备容器作业前,必须作好采样分析;
(5)作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0min;
(6)办理安全作业票;
(7)施工过程须有专人监护,必要时应有医务人员在场。

4、进入下水道(井)、地沟作业
(1)执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规定;
(2)控制各种物料的脱水排凝进入下水道;
(3)采用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保证氧含量大于20%;
(4)配带防毒面具;
(5)携带好安全带(绳);
(6)办理安全作业票;
(7)进入下水道内作业井下要设专人监护,并与地面保持密切联系。

5、油池清污作业
(1)下油池清理前,必须用泵把污油、污水抽干净,用高压水冲洗置换;
(2)采样分析,根据测定结果确定施工方案格安全措施;
(3)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有专人监护,必要时要携好安全带(绳);
(4)办理好有限空间作业票。

6、堵漏、拆卸或安装作业
设备、容器、管线存有硫化氢物料的堵漏、拆卸或安装作业时,必须做到:
(1)严格控制带压作业,应把与其设备容器相通的阀门关死,撤掉余压;
(2)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有专人监护;
(3)拆卸法兰螺丝时,在松动之前,不要把螺丝全部拆开,严防有毒气体大量冲出。

7、检查生产装置的注意事项
(1)平稳操作,严防跑、冒、滴、漏;
(2)装置内安装固定式硫化氢报警仪;
(3)加强机泵设备的维护管理,减少泄漏;
(4)有泄漏的地方加强通风;
(5)存有硫化氢物料的容器、管线、阀门等要定期检查更换;
(6)发现硫化氢浓度高,要先报告,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才能进入现场检查和处理。

8、油罐的检查作业
(1)严禁在进、出油及调合过程中进行人工检尺、测温及拆装安全附件等作业;
(2)必要的检查、脱水,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向,并有专人监护;
(3)准备好适合的防毒面具,以便急用。

六、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要求

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大于等于20%,且硫化氢浓度小于10mg/m3时,可选用灰色罐的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使用者戴好面具后,用手堵住进气口,同时用力吸气,若感到闭塞不透气时,说明面具是基本气密的。
  (2)正确佩戴:选择合适的规格,使罩体边缘与脸部贴紧。使用前应先将导气管与头罩的螺丝旋紧,另一端与滤毒罐的螺丝连接,保证各部分连接密合,保持气流畅通无阻,使用时必须记住,事先拔去滤毒罐底部进气孔的胶塞,否则易发生窒息事故。使用时滤毒罐底部的通气孔和头罩呼气阀注意防止外来物料的堵塞。
  (3)紧急佩戴:如发生意外,一时无法脱离现场时,使用者应即屏住气,迅速取出头罩戴上。当确认头罩边缘与头部密合,接着猛呼出体内余气,再作简易气密性试验后,方可投入使用。

七、空气呼吸器的使用要求

  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小于20%,或硫化氢浓度大于或等于10mg/m3时,须选用隔离式防毒面具,目前常用的为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空气呼吸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先进行压力测试:打开气瓶阀,沿逆时针方向旋开气瓶手轮,至少2圈。同时观察压力表读数,气瓶压力应不小于28Mpa,否则应换上充满压缩空气的气瓶。
2.佩戴装具:扣紧和调节肩带、腰带,使呼吸器的位置紧贴身体后背。压力表固定在空气呼吸器的肩带处,随时可以观察压力表示值来判断气瓶内的剩余空气。
3.佩戴面罩:确定口罩上已装了吸气阀。拉开头罩戴在头上,带子平置于头部和颈部,没有缠绕。单手把头罩拉至头后部,确保下巴位于面罩的下巴罩内。
4.检查面罩密封:把颈带(下方两根带子)末端朝头后方拉动,扣紧颈带。用手掌心捂住面罩接口处,通过吸气直到产生负压,检验在面罩与脸部密封是否良好。若发现有空气泄漏进面罩,移去面罩,重复佩戴。如果调节面罩后,还不能与脸部保持密封,更换一个新的面罩。
  注意:面罩的密封圈与皮肤紧密贴合是面罩密封的保证,必须保证橡胶密封面与皮肤之间无头发或胡须等。
5.当气瓶内消耗空气至5.5MPa±0.5MPa时,报警器会发出报警声,以提醒使用者气瓶内最多还有16%的空气。一旦听到报警声,应准备结束在危险区工作,并尽快离开危险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