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safety.cn/blog/wll/66030/index.html

燃料容器动火作业 当心发生燃爆事故

作者[孙锡云] 发表于[2017-1-22 10:34:00]

燃料容器动火作业 当心发生燃爆事故

张荣军

在生产过程中,燃料容器因受内部介质的压力、温度、腐蚀的长时间作用或因结构、材料、焊接工艺缺陷,可能出现裂缝和穿孔,需要定期检修。有时因情况紧急,需要进行动火抢修,稍有疏忽,容易发生爆炸、火灾和中毒事故。只有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管理和防护措施,才能确保安全。

常见燃料容器有哪些?

煤气发生炉

煤气管道

生产乙炔的发生器

重油罐

液化石油气罐

天然气管道

汽油罐

化肥企业的碳化塔

哪些因素易引发燃爆?

燃料容器在焊割动火作业中易发生燃爆事故,其中以容器与管道内或工作场所周围存在爆炸性混合物引发的事故最为常见。

1.容器与管道内或工作场所周围存在爆炸性混合物。

20105月,浙江某公司对一严重腐蚀的油罐进行动火检修,由于未进行置换和清洗,油罐内的残油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焊接时产生的火花引发油罐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2.在焊割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可燃物质。

2005年,山西某化肥厂一个酸罐底部出现孔洞需要补焊,电焊起弧不久,酸罐即发生爆炸,导致焊工被炸死亡。经调查,该酸罐所用材料为非耐酸钢,与稀硫酸发生作用生成氢气,罐内充满了氢气与空气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电焊高温引发爆炸。

3.正在检修的容器与正在生产的系统未隔离到位。

19965月,山东某化肥厂合成车间铜洗再生器需更换盘管,铜洗副工序长在再生器动火作业未结束的情况下,带领工人把加堵的盲板撤掉。在半水煤气气柜放水封开车时,煤气顺回水管线进入再生器,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电焊火花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4.焊割未经安全处理或含有可燃、易燃气体(液体)的密封容器未开孔洞。

5.焊割未经安全处理的曾盛装过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的空容器。

应落实哪些安全措施?

制定完备的安全措施

燃料容器动火作业牵涉多部门、多单位。在动火前,动火项目管理部门应组织消防部门、安全部门、动火施工单位、动火部位所在生产单位有关人员到动火区域查看,分析工艺流程,查看与容器相接的管道,了解固体或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容器本体情况及周围环境,找出动火作业存在的危险和困难,明确解决方案。动火施工单位应制定完备的安全措施,明确组织机构、动火作业存在的危险,制定停电和隔离措施、清洗置换措施和通风措施、动火前的气体分析和确认措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人员监护措施。

办理动火许可手续

进行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并明确安全措施。动火许可证必须经有关专业部门和动火所在生产单位审批。动火作业审批人应到现场了解情况,明确动火等级和审批等级,审核安全措施,审查办理手续是否符合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作业。

做好交底和准备工作

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向施工人员交待作业任务,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动火部位所在的生产单位应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生产系统安全注意事项交底。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需要,准备电气焊设备、工器具,为施工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做好隔离置换工作

隔离是动火前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要停止与需动火容器相关的其他作业,生产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做好断电停机、关闭阀门等工作。最好拆除一节管路,用盲板将连接处封死,避免其他设备中的介质进入动火容器内。盲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确保不漏气、不破裂。

容器内残留物料的置换和清洗工作也应落实到位。置换即在焊割前用惰性介质将原有的可燃物排出,使容器内的可燃物含量降低,满足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条件。通常先采用蒸汽蒸煮,接着用置换介质(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或水)吹净等方法。未经置换处理或处理后未进行取样分析的容器,不能进行动火焊割。容器内表面的积垢或外表面保温材料中可能残存可燃气体,在燃料容器置换后,还要仔细清洗。清洗一般采用氢氧化钠(火碱)水溶液,先在容器中加入清水,然后加入碱片缓慢搅动,待碱片全部溶解后,通入蒸汽煮沸。不可先放碱片后加水,因为碱溶解时会释放大量热量,易发生危险。在容器里灌满清水也可确保安全,但要多灌水,以缩小容器内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空间。容器顶部应留出与大气相通的孔口,以减少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积聚。

进行气体分析和监测

在焊割作业中,防爆的关键是严格控制容器内的可燃物含量。这个含量应不超过该可燃物爆炸下限的1/4。当作业员在容器内部焊割时,需保证容器内的含氧量为18%21%。若罐内介质有毒,还应检测毒物浓度。在焊割前和焊割过程中对容器进行机械通风,可使容器内的气体成分符合安全要求。

在焊割前,必须用气体浓度测量仪对容器内的气体成分、有毒介质进行测量。动火项目管理部门、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安全和消防部门应对测量结果进行确认,确认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各项监护和急救措施落实到位、工器具安全可靠后方可动火。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资格证。

在焊割过程中,还要监测容器内外的气体成分。当可燃气体浓度上升到危险级别时,要停止作业,再次进行清洗。一般情况下,可燃气体是从容器的卷缝中、保温材料中逸出的。

现场监护要到位

在容器内动火,应指派2人以上进行现场监护,监护人应了解容器内介质的性能、中毒症状等。重大工程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消防车应跟班监护。同时,要准备好急救用具,如防毒面具、安全绳等。

及时清理作业现场

作业完成后,应清理现场,把所有材料、工具带出容器外,防止遗漏,并应组织检查,确认现场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 圈子:注安之家 
  • 发表评论:
    载入中.......................

    Photo(相册)




    My Groups(群组)

    载入中.......................


    Good friend (好友)

    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