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石 > 文章列表
一滴油漆引发难以挽回的灾难 (浏览次数:890)
发表于2011-3-9 9:37:00

一滴油漆引发难以挽回的灾难

1936年7月1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艇——英国皇家海军T级潜艇栖缇司号前往利物浦港,开始处女航,进行最后的潜航试验。担任艇长的是弗雷德里克·伍兹上尉,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海军军官,有多年指挥潜艇的经历。

因为事关重大,除了67名优秀的艇员外,在栖缇司号内还有9名实习人员和36名造船厂的技术人员——优秀的艇员加上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任何人看来这都是最佳组合。

栖缇司号驶出利物浦港1个小时后,到了试验海域。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等待着第一次下潜。可是,由于压舱物过轻,首次下潜失败了。

这时,艇长依照规定,下令打开鱼雷发射管的内层盖子,以便引入海水,增加潜艇重量。

对于一位老艇长来说,这样的经历很多,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合适,艇员、技术人员也都认可了艇长的指令。

出人意料的是,此时鱼雷发射管的外层盖子早已被打开,数百吨海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潜艇的第一、第二间隔舱,重量激增的潜艇一头朝下,沉入海底。

因为只是试验,所以栖缇司号内的氧气携带量没有额外增加,只够维持57名艇员呼吸,而艇内的实际人数多达113名,超出了近1倍。雪上加霜的是,当时的空调质量低劣。艇内的众多艇员,由于二氧化碳中毒,纷纷感到恶心和眩晕。当时,2名艇员自告奋勇,试图关上鱼雷发射管的盖子,但努力均宣告失败。艇员们将艇内50吨饮用水和燃油倒掉,以便让下沉的艇身部分上浮。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氧气消耗,艇内所有人员皆保持睡眠状态,静候营救到来。

17个小时过去了,艇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了危险程度。艇长、司炉工和另外2名艇员冒险打开舱门上浮,最终奇迹般生还,艇内其余109人全部葬身海底。

事故发生后,所有人都对事故原因百思不解。栖缇司号是一艘崭新的潜艇,出航之前已经通过了各项检查,无论是艇员还是技术人员的处置都没有错误,专家们怎么也分析不出事故原因。

直到5个月后,栖缇司号被打捞起来,专家们查看了潜艇的所有部位,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在栖缇司号出海前数周,1名造船厂油漆工在给鱼雷发射管刷漆时,不慎漏了一滴油漆。泄漏的油漆粘住了一个用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测试阀门。对此,艇长伍兹当然毫不知情,他实际上同时打开了鱼雷发射管的内外两层盖子,导致灾难降临。

后来,专家发明了一种新装置,用于防止鱼雷发射管外层盖子被意外打开。为了纪念这一事故,该装置被命名为栖缇司栓

用百余条生命换来的栖缇司栓成了生命保护神。只是,我们不要忘记,换来栖缇司栓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对我们来说,人生就是一次远航,自己就是一条船,学习,创业,乃至家庭的经营、为人处世,等等,都是航行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安全,但是我们不能指望栖缇司栓,因为获得它的代价太沉重了,沉重得让我们无法面对。那么,就请你检查好每一个细节,别让一滴油漆带来难以挽回的灾难。

 

楼主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进行回复或者发起新的主题